「二十两……」
「嗯,我把铜镜塞进香囊里了,你爸爸很喜欢。」
赵小宝羞涩地笑了笑,娇声地埋怨着,「怎么没有喊我起来和爸爸说再见嘛。」
「喊了。」赵二宝说。
赵小宝疑惑地看妈妈。
杨久笑着说,「你睡得和小猪一样,没起,二宝送爸爸一样的。」
赵小宝又要哭了,「呜呜呜,不一样啊。」
分别的一幕还历历在目,转眼间竟然两年过去,赵小宝已经是七岁的小少女,赵二宝也快五岁,性子一如既往,竟然还多了许多稳重,他大概牢记父亲走之前叮嘱的:身为家中的男人,定要呵护母亲、长姐。二宝做得很好。
这一日,杨久让小甲小乙收拾着行囊。赵小宝不解,「妈妈,这是做什么?」
「我们要出门,还是远门。」
赵小宝不是笨的,听到「远门」立刻就顿悟了,扔掉手上的敲了一半的核桃就跑了出去,一阵风又回来了,气喘吁吁地说:「要把这个带着,我新做的,肯定好看。」
杨久看着女儿做的香囊,针脚大得放小粒的豆子都容易跑出来,但不好打击女儿的热情,反正好爸爸是只要出自女儿之手的东西他都喜欢。女儿身后,拿着两个鸡蛋进来的赵二宝说:「穿越鸡带着。」
「……路上打鸣吗?还是储备粮?」杨久真是为一双儿女的突发奇想弄得头大。
「鸡蛋吃。」
「公鸡……」
「再带一只母鸡。」
第140章 开荒第一四〇天
「妈妈, 我们去哪里?」赵小宝问。
杨久说,「去找你爸爸。」
「我知道啊,那我们去的是哪里?」赵小宝几乎小半个身子从马车里探了出来, 羡慕、眼馋地看着妈妈骑马, 「我就去过靖州、单州,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长什么样子呢,弟弟也好奇, 对吧。」
赵二宝打了个哈欠, 脑袋一点一点的,赵小宝就当他是认同自己的想法的。
杨久驱着橙子靠近马车后伸手推了一把女儿,把兴奋不已的孩子给按了回去, 「给我老实坐好, 要是路上发生什么意外, 你就只能够回幽州,我就带着二宝去见爸爸。」
赵小宝噘嘴,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坐了回去。
看女儿坐好了,杨久看着前方的路,感慨着说,「我来大齐这么久,也没有出去看过呢,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长什么样子。」
对着身后的人问, 「小甲,你知道坪及县吗?」
「回公子, 在叛军出现前,我都不知道这个地方。」小甲扭头去看小乙, 「小乙, 我记得你的家乡是那个郡的。」
「小时候的事情几乎都忘记了。」小乙挠挠头, 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那里有什么特色的,「对了,公子,那个风鱼,不就是特产。」
「小乙原来是那儿人啊。」杨久笑着说,「故地重游,小乙也算是衣锦还乡,回那边看看究竟什么样子的。」
小乙幼时被卖出去,辗转来到京城,中间不知道过了几道手,对家乡的记忆早就模糊。原生家庭的条件应该不如何,作为特产的风鱼没有在他脑海中形成美食记忆,吃的时候如杨久、小甲等第一次吃到的人一样惊讶。
杨久说,「小甲的家乡在哪里?正好藉此出来的机会,说不定可以过去看看。」
小甲摇头,「不记得了,那时候太小,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出来的。」
「我也不知道家乡在哪里了。」
杨久看着前方,天际线远远的方向,就算是去了江南,感受到差不多的气候,但那也不是家乡。
气氛有一丢丢伤感,但很快就被午饭扎营时的饭菜香味沖淡,不管彼此的家乡在哪里,关于食物的记忆上已经深深烙印上幽州的记号,杨久一人改变了幽州的饮食习惯,篝火堆里埋着的土豆,锅子边缘上贴着的玉米饼……这些不仅仅美味,更饱了许多人的肚子,行军打仗中中更是发挥了大作用。
休息时,杨久听近卫们说关于打仗的事儿,从这些近卫口中不难听出羡慕之情,说起认识的某某某因为擒贼有方、获得了战功,升了校尉等等,「乱世出英雄」此言一点没有错,于军人而言,在战场上果然能够得到更多的战功。
说起这些的近卫们羡慕不已。
但人的情感是复杂的。
说起了升官发财,又不可避免地说起认识的谁谁谁死在了战场上,尸首都不全……谈到这些,近卫们唏嘘着,他们在大后方虽然没办法快捷地弄到战功,但不用直面战场的危险,不得不是说幸运的。
「种地养牛的好把式那个谁来着?」
「你说的是王老五?」
「对对对,就是他,要不是医疗兵顶着刀剑把他从死人堆里背出来,他可就没了。」
「你说起这个我要说了,咱的医疗兵就是这个。」说话的近卫比了个大拇指,与有荣焉地说,「赶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把人背出来,大家都知道,只要有一口气撑着,等到医疗兵把自己带回去,就有可能活。」
「谁说不是呢,我听说一个断腿的伤兵说那时候他肠子都掉出来了,推着医疗兵别管他,反正也没法活,医疗兵十八九岁的还是娃娃呢,不让娃娃冒这个险。但医疗兵就笑笑,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背着人往后撤,一路上还捡了一个伤了眼睛的,这才让断腿的捡到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