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暖洋洋的阳光普照大地,绿茸茸的麦苗开始返青,大部分社员都在麦田里锄草中耕、松土保墒。大队召开全体干部会议,研究春节以后的工作安排。支部书记白士新夸夸其谈地讲了当前生产的形势又夸奖了每个干部的工作能力,最后他说:“各位干部的具体任务由付支部书记振中哥安排吧!”
赵振中站起来说:
“去年四清运动后建立的新大队领导班子,各项工作一定要比以前搞得更出色。新会计魏清连一定要把好经济开支关,不能浪费分钱:治保主任魏刊丰和民兵营长赵战营携起手来抓好治安保卫工作;副支部书记郭浩仁抓好大队的副业生产,尽量为大队创造财富,这个担子特别重,因为我们是个穷大队.....马耀卿是个年轻人,抓好青年人的工作就可以了,慢慢你的工作会加重的....他的话刚讲完,各个干部都说了新年自己的工作安排,耀卿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我想重新建立新的团支部,然后为了提高年轻人的思想和文化水平再成立一个图书馆._...他的意见还没有说完支部书记白士新就打断他的话说:
“成立图书馆是好事,大队没有钱怎么办啊?”
赵振中又打断白士新的话:“你急什么?听耀卿把话说完。”
耀卿接着发表自己的意见:“成立图书馆不会花大队一分钱的,第一发动全体青年人和全体社员捐献自己的书籍,二是发动我们大队在外面工作的工人和干部,把他们的看过的书都来捐献,我想是没有问题的。”
“好好好!”全体大队干部都同意耀卿的意见。散会以后人人都是在考虑自己的工作,耀卿当然也不例外。
耀卿所在的生产队由于江辉队长年龄较大换了马端明来接替,他是耀卿大堂兄的孩子,给耀卿叫四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原来想用自行车换小麦心术不正的马新怀当了生产队的副队长,保管还是原来的,又补充了一个妇女队长叫马燕,她是马端明远门姑姑。在春节后的一天晚上召开生产队全体干部会议,同时邀请了耀卿也来参加会议。到会人东拉西扯的谈论了很久才扯到正题上。端明先发表自己的意见:
“咱们生产队的牲口(牲畜)太老了,耕地将就可以,如果架马车哪一头也不中。大家商量商量是不是再买一匹马?
“我看可以。”副队长马新怀第一个赞同他的建议,“就是生产队现在没有那么多的钱。”
“买一匹马大概用多少钱?”耀卿问。
“可能得两千多吧,要看看马长得怎么样才能决定价钱。”端明回答。“生产队现在现有多少钱?”耀卿问会计,赵密才眨巴眨巴眼回答说:“大概有五六百吧!”
“什么啊!当会计怎么会说大概,究竟有多少钱始终应该记在心里。”招卿半开玩笑半正经对密才说。
“就算是五百五吧。”密才回答。
大家听了密才的话觉得好笑。耀卿笑着问大伙:“就算是五百五吧,还差两千多怎么办?”
这时赵密才的头脑反应特别快马上说:
“不用大家作难了,差的钱我来借。”他说完以后用眼看了看耀卿和其他来开会的人,洋洋得意。
“这可让你为难了。”耀卿感到密才真有当会计的能力。其他的干部也为会计的慷慨大方而内心表示敬佩。端明队长拍板定案决定晚几天到关林骡马市场买马。
回头再说说龙伏镇大队的基本情况:它共由三个自然村组成,一个村是岗上村有两个生产队:一个是河滩村也是两个生产队:一个就是龙伏镇有十一个生产队。三个自然村的位置成三角鼎立,共有一千三百多人,每个村相隔有二里地。耀卿为了尽快组建新的团支部整天奔跑在三个自然村,目的是了解当前年轻人的思想状况为新团支部的成员选拔好的人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五天的调查后召开了全体团员大会,经过选举和推荐新的团支部成立了,又在各个生产队建立了团分支。接下来耀卿开始准备办图书馆的事情,他不想麻烦别人就一个人整理大队部的一间小屋,他用在嘉峪关学习的木工技术把原来的破烂不堪的桌子修理好,又定了两个书架。晚上他回到家里和丽红商量怎么样筹备书籍,她很支持他的工作也出了一些可以采纳的好主意。
正在他集中思想办图书馆的关键时刻,大队干部突然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副支部书记赵振中首先发言:“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不可能、不可能。是三个人一起去的,密才还是走在中间,钱丢失的好奇怪。”
耀卿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事情,感到非常的莫名其妙。接下来白士新介绍为什么要召开紧急会议:“事情是这样的,生产队队长马端明、副队长马新怀和会计赵密才三个人去关林买马,密才说自己带了两千八百元现金,在关林上汽车的时候被小偷偷走,其他两个人都没有看见。他们回来以后给我反映了情况,生产队的群众现在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征求大家的意见。”
“可能是有人捣鬼吧!”民兵营长直爽地说。其他的干部默默无言。“冤人冤不定,现在还不能这样讲。”支部书记白士新说。
“不管怎么样,必须认真细致地把这件事情调查清楚给社员有个答覆。”赵振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家都同意他的建议。让谁去调查确实是个难题,因为这是个得罪人的工作,来开会的人,人人都面面相对谁也不想发言。白士新和赵振中耳语了一下,他站了起来说:
“耀卿是本生产队人,对他们了解的比较清楚。现在你先放下办图书馆的事,由民兵营长配合你调查这件事情。”赵振中接着交代:
“千万要认真细致地调查,千万不能冤枉一个人。”
民兵营长赵战营是复员军人,他办事直来直去,耀卿和他合作心里非常满意。两个人商量以后各自分头调查密才丢失买马钱的事情。这个时候赵密才可慌了手脚,据支部书记白士新家周围的群众反映,密才晚上经常去他家,还有人碰见密才给支部书记送了烟酒。又据密才家周围的群众反映晚上白士新也几次到密才家里来,是谈工作,还是有其他的事情是个谜,当然党支部书记找生产队会计谈话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当时群众的吃饭习惯都是男人端着饭碗到外面的饭场,饭场上说什么话的都有,他们时不时地议论丢马钱的事情,有人说丢钱的事情根本不可能,也有人说正、副队长没有看见会计带的钱.....虽然议论都是些捕风捉影的表面现象,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群众不相信丢钱是真的。
掌握了外面的反映,必须直接和当事人见面。耀卿和赵战营召开由马端明、马新怀、赵密才参加的小型调查会议,会议是在生产队会计室召开的。端明和新怀看起来好像无所谓,密才看起来心里像摇货郎鼓,只见他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耀卿说:
“我是咱们生产队的人,知道咱们生产队并不富裕,丢了钱是非常可惜的。既然丢失了应该给群众有个交代,也还你们三个人一个清白。”他看了看他们的脸色又接说:“要想清白,应该把真实情况都说出来。”
民兵营长问端明和新怀:“你们两个人知道密才带钱了吗?他带了多少钱?是怎么样丢失的?”
“我们没有看见他带钱,带了多少我们更不知道。在关林上汽车的时候,密才在中间,我们两个人一前一后,刚刚上去汽车密才就说:我的钱包被小偷偷跑了。”端明回答,新怀也同意生产队长的说法。民兵营长又问密才:
“你带了多少钱?钱在什么地方装的?都是什么样的钱?钱是生产队的还是借人家的?”
“我去的时候带了两千八百元,全部钱都是在这个钱包里装着。”密才说到这里从裤子的后兜里掏出一个小钱包在大家面前挥了挥又接着说:“钱是十元一张和五元一张的。生产队的钱有五百元,其他两千三百元我到xx家借了一千一百、到xx家借了一千二百元。”他背书一样好像已经早准备了发言稿。耀卿听到这里心里感到非常可笑:密才啊密才!聪明反被聪明误。小小的钱包怎么能装下那么多的钱啊?!就全是十元一张的就有二百八十张,何况还有五元的呢!你的钱包如果能装下五百元就谢天谢地啦!民兵营长感到会计密才的话有天大的漏洞就说:
“我认为今天的会议到此为止,回家以后都要再好好地想一想。”
耀卿说:“中,散会吧。”耀卿同时也知道民兵营长的思想,因为当面是不能再证实密才话里的矛盾。
防止夜长梦多,第二天0一大早,他们两个人又分头到密才所说借给他钱的两户人家去了解情况。调查的结果是:他们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哪有多余的钱借给别人!借用一户人家的话说:“放狗臭屁,啥时间见过密才啊!”耀卿和战营把调查的结果在党支部会议上做了汇报,赵振中听到后脸色严肃到极点说:
“这还了的,刚刚当会计就弄虚作假,拿社员的心血开玩笑,这样的干部要不得!必须严肃处理。”
“振中哥不要着急吗!现在还没有真凭实据证明密才是在弄虚作假的吗!”支部书记白士新摸了摸发亮的光头又接着对耀卿和战营说:“你们两个人调查很认真,青年人应该是这个样的工作。关于丢钱的事情,以后你们两个人不用再管了,由党支部查明以后再解决。”他停了停又对耀卿说:“你还是抓紧时间办图书馆吧。”
“好,知道了。”耀卿回答,他当然必须听从分配。
前几天下了一场半大不小的春雨,老天爷也晴了几天,地里的麦苗大部分已经返青,个别远的地里麦苗还是仍然的枯黄,有些麦苗被蚜虫侵害得几乎绝收。这两天天气老是阴森森的,饲养室的老黄牛憋得哞哞乱叫,还有几只低飞的乌鸦哇哇叫个不停。天气、老黄牛、乌鸦给人们带来都是烦恼。就是在这样死气沉沉的天气里治保主任魏刊丰代表党支部在马端明的生产队召开了全体社员大会。
“妇女停住手里的针线活,男的不要说话,小青年不要乱跑,大家要认真听治保主任的讲话。”马端明说。
治保主任有三十来岁,个子高高的,不爱言讲,但他很会看风使舵。他站起来开门见山地说:“前几天,队长、副队长、会计去关林买马,密才不小心把两千八百元丢失,经过调查和党支部研究决定:
“钱绝对是真丢失了,密才可以在生产队干部会议上做个自我检查,以后社员们不要再议论这个极不光彩的事....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大部分群众就唉声叹气地离开了会场。赵密才的表现好像是胸有成竹,可能他早已知道会议的内容。就这样:在生产队没有买到马的情况下,还得赔进去两千八百元,到年终分配时,全体社员也分不到这么多钱。天大的事情不了了之!
散会的时候密才还用讽刺的眼神偷偷地看了看耀卿,耀卿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百思不得其解,党支部是怎么啦?他好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