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人生苍茫 > 第1章初级中学苦读书

第1章初级中学苦读书

    农历的七八月是雨季。一会晴一会阴一会下雨变幻无常。晴空万里的天,突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倾盆大雨泼向大地。雨水汇聚在路上像小河样向低洼处流去。顿时沟满河平,久渴的青蛙高兴得好像演奏乐章!水坑里的鱼儿在水中上下飞舞,有的跳到坑边的路上被手快的小孩抓到手,他高兴得一蹦好高,结果由于路滑摔了个嘴啃泥,鱼儿也摔到坑里,惹得人们大笑。


    40分钟的功夫,风也停了,雨也不下了!空气十分清新,人们也凉爽了许多。雨后的燕子和蜻蜓飞来飞去,东南边的上空也出现了彩虹,好一派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开学第一天,耀卿背着母亲用布缝的书包高高兴兴地到离家10里地的一中报到。


    由于校方的看重,耀卿被保送到洛水北边西亳县第一中学。学校坐落在大冢头村,一代商贾吕不韦的墓冢就在校园内。离龙伏镇八里地,中间隔着洛水。洛水渡口有三位老年人摆渡,耀卿坐着小渡船到了北岸。他走进一中的校门,面前的环境使他大开眼界:两排教室中间的人行道两旁栽着木槿花树,树上开满了红的、紫的、白的、粉红的花朵,教室门前的绒花树(合欢花树)也开看串串粉红的绒花,通往教室的路都是用砖铺就,教室的桌子和板凳都是米黄色,黑板又大又平还不反光,一个从农村来的小孩看到这样的环境心里真是美滋滋的!由于失去父爱,他很内向,看见新来的同学有说有笑、问这问那,他默默地坐在课桌前看着黑板在想:我怎么才能保持原来的学习成绩,为老师争光、为死去的父亲争光,为母亲争光.....


    他当时没有理想、梦想、前途什么的,不像有些年轻人梦想、理想满天飞,他只想,只要文化装在心中,长大后肯定会派上用场的。开学一个月后班主任安排他当班里的学习委员并和女团支部书记是同桌,她的学习成绩不太好,班主任是想让他帮助她。她圆脸大眼睛,活泼开朗,他们同桌一年,没有发生过任何矛盾,她所不懂的问题他都有问必答,一直到1998 年他们还保持电话联系,她的老公是位工程师,而她才是初中毕业,她应该是找到了好的归宿:他对她的选择是相当羡慕的!


    中学时代正赶上***大炼钢铁和反右派斗争。全体师生开赴县城去炼焦炭,当时耀卿想:我们是学生又不是工人,怎么会这样呢?早上7点起床,呼呼的西北风刺骨的寒冷,每个人脸上煤灰一层,手冻得裂了口子。化工老师心肠好,每天早上给全体师生用脸盆熬制雪花膏以保护皮肤。一天三顿饭基本是蒸红薯、煮红薯,师生们倒也吃得津津有味。白天干活,到了晚上他们在土窑洞里上课,讲着讲着老师自己就瞌睡了,学生们坐在地上,爬在自己的腿上呼呼大睡。窑洞很窄同学们都是头朝窑洞壁,一个高个子配一个矮个子将就能躺下。有时白天还经常到黄河滩去背沙子,老师带队,同学们没有袋子就用自己的裤子当袋子。把裤子的两条裤腿用绳子扎起来,里面装上沙子,把裤裆放在肩膀上或放在脖子上。大的同学可以背30斤,耀卿和小同学只能背20斤。由于路远再加上都是小孩子,到晚上9点才到虎头山,大部分同学都是坐在山坡上慢慢地往下熘。有的不小心还把背的沙子撒在山坡.....到了炼焦厂以后,老师和同学饥饿难忍,顾不得洗手脸拿起红薯就吃、端起菜汤就喝,连红薯和菜汤的冷热都没有感觉到。奇怪的是:他们不知道苦、不知道累、也不知道以后怎么办!只知道起床、吃饭、干活、听课、睡觉。


    辛辛苦苦干了两个月,专家说:“你们炼的焦炭还不如原煤好!”他们又回到学校里上课!  学校结束了炼钢铁任务,全体师生如释重负放假3天。耀卿急忙离开学校,一路小跑,过了洛水,回到龙伏镇,想很快见到母亲。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母亲已经随“大兵团”作战到二十几里外的水利工地去了。上午10点钟,刚好生产队有马车往工地送粮食和蔬菜,他便顺车到了水利工地。


    农民的干劲使耀卿震惊:天上飘着雪花,还刮着刺骨的寒风,男人都是光着上身,脸上还化着红妆,女人的腰里束着红绫条,好像在演舞蹈节目一样,男、女的劳动号子喊得震天响。他们边喊边干,女的用铁锨往架子车上装土,装满后男人拉起车子就跑。工地上成排的彩旗迎着西北风猎猎作响!大概隔50米扯一条大红色的横额,上面用白字或是黄字写的是:欢迎参观团、带来好经验。还有的写的是:欢迎县委检查团前来指导工作。啊!耀卿明白了:这些农民叔叔伯伯、婶子大娘原来是在迎接检查啊!工地的妇女队长高喊口号:妇女的干劲赛过穆桂英!男人们也接着喊,男子的干劲赛过杨宗保!男人占了便宜,


    他们便大笑不停,给刚才的热闹场面增加了一些乐趣!他顾不得看这些异常热闹工地的劳动场面就跑到伙房找到了母亲。


    “妈!”他猛地出现在了母亲的面前。母亲听到有人叫妈,忙抬起头仔细打量站在面前的小孩子!耀卿本来穿的是黑色粗布旧棉衣,经过炼钢铁两只胳膊肘的旧棉花已经露在外面,屁股后面也漏出棉花套子,一只棉鞋前面漏出冻红的三个脚趾头,另一只棉鞋后面漏出冻烂的脚后跟,他没有戴帽子,蓬乱的头发一缕一缕搭在脸两边,完全是个乞丐的样子。等她认出是耀卿时便吃惊地问:


    “哎呀!你什么时间回来的?”


    “俺们学校在县城炼钢铁结束啦,放假三天。”


    “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啊?你是怎跑到这里的?”母亲抚摸着耀卿的头问。“我回家后看见咱的大门上锁,听咱队里人说你在工地,生产队刚好有马车往这里送东西,我就趁车来了。”


    “你现在还没有吃饭吧?”母亲看到耀卿冻得发抖的样子她心里可怜极了。


    “.....”他没有正面回答母亲的问话。因为他知道,这不是在自己的家啊!四嫂慌忙拿了一个白面馒头和一个黄面馒头递在耀卿手里,一位伯伯又盛了一碗热菜放在凳子上:“孩子!趁热赶快吃吧!”他蹲在凳子旁边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饭菜,觉得身体暖和了许多。他也知道母亲的为人,在群众中是有很高威信的,所以给他的饭菜是不会有人提意见,何况他还是个小孩子,跑这么远来看看母亲。


    四嫂看耀卿吃完了饭菜,脸上露出一丝丝微笑:“孩子,今天咱们不能回去了,我还得给社员们做饭,今天晚上你可以和我住在一起。”


    在工地干活的女人一般都带有针线,母亲把耀卿的棉衣、棉裤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她又吃力地用粗线缝好了他的破棉鞋。耀卿在工地上待了两天,因为还要回学校,第三天上午又趁马车回到龙伏镇,回来之前四嫂又给他几个白面馒头以便他在学校吃不饱时充饥。她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眼里落下了心酸的泪水!


    树欲静而风不止。他们在学校平心静气地学习了一个月,“反右斗争”便开始啦。学生谁也不知道什么是右派。班会、级会、全体会开个不停,同学们互相指责:你不好好学习了:他私自去洗操了:你在背地里骂人了:他照抄别人的作业了---他们把这些内容都写在学校发的纸上。校园内横七竖八扯满了绳子,然后把写好的纸粘在绳子上。看起来也有“反右”的高潮现象:不管同学们谁指责谁。也都不计较,他们照样学习、照样玩耍、照样.....


    冬天的西北风刺骨的寒冷,下了一夜的大雪,整个地球都白了!为了扩大“反右斗争”的影响,吃了早饭,他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到学校附近的村子里游行示威。雪融化了许多,他们走在像泥一样的地里呼哧呼哧地响。耀卿的棉鞋湿了个透。游行示威回来上课时双脚冻得发痒,他索性脱下棉鞋两脚不停在搓,越搓越痒、越痒越搓脚受冻的何止他一人,全班同学因为搓脚,把头连累得左右晃动。老师在讲台上讲课,看到同学们左右晃动的样子也摇头、叹息!天天如此一直持续了两个月左右。


    开饭的钟声响了,每个班级排一队,同学们像羊群一样挤在自己班级吃饭的地方。饭菜虽然不好,但没有定量。大筐里堆满了蒸红薯,你抢我拿,挤得有人帽子也掉在筐内。有的同学怕红薯烫手,干脆把红薯放在自己的帽子里,惹得在一旁的女同学发笑!晚饭是面条,每一个班级前面放一个缸,“聪明”的同学挤在前面基本把面条捞个精光。耀卿和好友都是内向人,总是排在最后,轮到他们盛饭时只剩下半缸面汤了!他们几个人都没有怨言,端着面汤,就着家里捎来的野菜馍,如食山珍海味,吃得津津有味。


    每逢星期六是他最快乐的日子,因为母亲从工地回来了。下午他可以回家看看母亲啦!傍晚一路快跑,南渡洛水后,在河滩挖-一包野菜又往家飞奔。见了母亲,眼里噙着泪花,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心疼,可能是高兴吧!


    母亲从来没有问过他的学习成绩,不是她不关心而是她知道孩子的思想,她是非常相信耀卿的。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学习,孩子是会努力的、去争取的!


    生产队开饭的钟声响了,母亲慌忙提着瓦罐去200多人集体食堂打饭,他也跟在母亲的身后。看见衣服褴楼的社员排成好长的队伍在等待打饭。有的年轻人,饿的没办法就用筷子敲打饭盆饭碗发出叮叮的响声。惹得生产队长发脾气:“敲什么敲,饿死你们啦!哪个再敲到后面去排队....!”吓得他连忙躲在母亲的身后,敲盆的人也不敢再敲了。母亲领到一瓢半稀菜汤和两个淀粉馍(把玉米芯粉碎蒸煮后加上玉米面蒸的方馒头)回到家中。盛了菜汤、一人一个馍。母亲舍不得吃馍给他剩了半个。


    耀卿说:“妈,我不饿,你看我的肚子!”他憋着气把肚子胀得大大的。母亲用手拍拍他的肚子笑了笑说:“里面都是气!哈哈!”


    饭菜不香心里香。晚上他依偎在母亲的床上说着上学的一切,直到深夜,第二天她到生产队里干活,开饭前耀卿到集体食堂把饭打回,母亲高兴得不得了!中午她到集体食堂借了玉米面,把耀卿在河滩挖的野菜掺在一起,烙成饼,让他带回学校充饥。周日的下午他告别母亲,背上书包和野菜馍,又北渡洛水去一中。


    上初一时,耀卿在班里的成绩名列前茅,全级216名同学,唯独他被推选到洛市学习制作航空模型。他独自来到洛市体育场报到。来学习的人有洛市的、有各县的,有高中生,有初中生,也有年轻的教师,唯独他是个小不点。他好自卑啊!晚上开饭时每人两个馒头和一碗白菜汤,汤的上面好像飘了一层油,他仔细一看,哎呀!原来是蚜虫!看别人都在喝, 他赶快把浮在上面的蚜虫用筷子拨出:原来城里人也这么不讲卫生啊!


    第二天教师把制作航空模型的材料发给每个来学习的学员,既然来了就要一定努力学习。上午听老师讲课,下午和晚上自己制作。在洛市学习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天天制作到晚上十一二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制作的模型小飞机终于可以在天上盘旋啦,他脸上平静,内心的喜悦只有他自己知道!


    在学校的同学有的学习制作唐三彩、有的学习制作雪花膏.....耀卿回来的第二天学校组织勤工俭学汇报会,同学们都把自己学习制作的产品摆在会议中心的桌子上,供师生参观学习。耀卿制作的模型小飞机,老师让他放飞,他不好意思地把小飞机弹向天空,飞机在上面盘旋两分钟后平安地滑翔到学校的操场上,老师和同学们拍手称好,他连忙躲在同学们身后在偷偷地乐!


    在上初二时他的数学成绩慢慢地退了下来,不管怎么努力总是赶不上其他同学。是缺少父爱吗?是生活艰苦吗?是天天想家吗....总想不出理由来!渐渐地对学习失去兴趣。但语文书里的一篇文言文他记忆犹新,文章大概是这说的: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文章说明: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就成了他以后人生的座右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