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 第117章 先完成三条生产线改造

第117章 先完成三条生产线改造

    "对不起,太激动了,"赵部长拍着胸口,脸色通红,"这……这简直是国家的战略性突破啊!"


    李明远依然保持着那种令人费解的平静,微微一笑:"赵部长言重了,这只是一台原型机,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不,不,不!"赵部长连连摇头,激动得语无伦次,


    "你不明白这有多重要!星条国刚刚开始研发数控技术,北极熊也只是在理论阶段!而我们……我们已经有了实际可用的样机!这……这……"


    他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兴奋,只能不停地搓手,在实验室里来回踱步,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狮子。


    就在这时,一个更加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陈教授,那位德高望重、在机床领域拥有无上权威的老学者,竟然单膝跪地,双手抓住李明远的手,眼中含着泪水。


    "李总工,请收我为徒!"陈教授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我钻研机床四十年,今天才知天外有天!你的见解,你的创新……我自愧不如啊!"


    这一幕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李明远自己。


    这位陈教授在机械工程界是何等的人物!


    北极熊留学归来,国内最权威的机床专家之一,如今竟然要拜一个年轻人为师?


    "陈教授,您言重了!"李明远赶紧扶起老人,神情诚恳,


    "您是国内机床领域的泰斗,我的工作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包括您多年的研究成果。如果没有您们这些前辈打下的基础,我不可能取得这些进展。"


    陈教授摘下眼镜,用手帕擦拭着眼角的泪水,摇头道:


    "不,你太谦虚了。我研究了一辈子机床,从没想过能用这种方式实现自动控制。你的思路完全跳出了传统框架,这不是循序渐进的改良,而是革命性的创新!"


    其他专家这时也回过神来,一窝蜂地围住李明远,争先恐后地提问:


    "李总工,控制系统是如何设计的?"


    "伺服电机的精度是怎么控制的?"


    "反馈机制是什么原理?"


    "纸带编程的方法能详细讲讲吗?"


    ……


    问题像潮水一样涌来,几乎要把李明远淹没。


    他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一一解答这些技术问题,语言简洁而清晰,没有一丝含糊。


    吴教授听着李明远的解释,眼中的兴奋之色越来越浓。


    突然一拍大腿,声音提高了好几个分贝:"一台数控机床抵八个熟练工,产能提升5-8倍,废品率从15%降到1%以下!这是工业生产的革命啊!"


    "不仅仅是产能问题,"王工程师接话,"更重要的是精度和一致性。这种技术可以生产出完全相同的零件,互换性好,装配效率高,这对军工生产尤其重要!"


    "还有复杂形状的加工能力,"另一位专家补充道,"有些复杂曲面,手工几乎不可能精确加工,但用数控技术就能轻松实现。这对航空、精密仪器制造意义重大!"


    专家们你一言我一语,兴奋得像发现了新大陆的探险家,每个人都在描绘着这项技术可能带来的巨大变革。


    赵部长在一旁听着,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


    他是这群人中唯一一个同时考虑技术和政治意义的人。作为工业部的高级领导,他清楚地知道这项技术的战略价值远远超过了眼前的一台机器。


    "够了,各位!"赵部长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这项技术太重要了,必须立即向上级汇报。我当场决定:立即扩大生产,把这技术推广到全国重点机械厂!"


    他转向李明远,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明远,你认为多久能够投入实际生产?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和资源需求。"


    李明远并没有被这种热情冲昏头脑。


    他思考了几秒,然后平静地回答:"赵部长,恕我直言,现在就全面推广为时尚早。"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他。


    "为什么?"赵部长皱眉问道,"这么重要的技术,越快推广越好啊!"


    李明远不慌不忙地解释:"这只是第一代原型机,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软件编程的便捷性、操作界面的友好度,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建议先在轧钢厂小规模应用,边用边改进,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赵部长思索片刻,点了点头:


    "有道理。那你有什么具体计划?"


    李明远早有准备,立即回答:"我的计划是将数控技术首先应用到我们三条军工生产线上。通过在这三条生产线上的应用,我们可以积累大量实践经验,发现并解决各种问题。"


    "同时,"李明远继续道,"我们可以培训第一批数控技术的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为后续的大规模推广打下基础。"


    "时间呢?"赵部长追问,"需要多久?"


    "一个月内完成对第一条生产线的改造,三个月内完成全部三条生产线的数控化升级。"李明远给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短期限,"同时,我们将开始第二代数控系统的研发,目标是进一步提高精度和稳定性。"


    专家们面面相觑,这个时间表比他们想象的要激进得多。


    但看着李明远自信而平静的表情,没人提出异议。


    赵部长深吸一口气,作出决定:"好,就按你说的办。一个月改造第一条生产线,三个月完成全部升级。军工部那边我来协调,保证资源供应。但我有个条件。"


    "请说。"李明远点头。


    "这项技术必须绝对保密,"赵部长表情严肃,"至少在我们完全掌握并大规模应用前,不能让任何外国得知我们的进展。这是国家战略资产,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李明远郑重点头:"完全同意。事实上,我已经采取了分散生产的方式,每个技术小组只负责某些特定零件的制造,而不知道最终用途,以确保保密性。"


    "很好,"赵部长赞许地说,"这种保密意识非常必要。那么,从现在开始,这个项目的代号为'春雷工程',一切相关信息都按最高级别保密处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