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从行星总督开始 > 第八百八十五章,远征状况与联盟经济

第八百八十五章,远征状况与联盟经济

    由于联盟对于各地长远的投资,在初期联盟承受了一些压力,并且战争扩张的速度,其实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快。


    人们现在常常喜欢拿暗面远征,跟差不多两百年前开始的太阳远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两者差别其实是比较大的。


    从规模上来看,两者差不多。暗面远征虽然只是从两个宙域为中心发起的,但到现在很快就席卷到了八个宙域之多,并且长久来看,还要更进一步扩大,乃至于到整个东疆、南疆。


    而太阳远征虽然主要的战场范畴,只是在索拉利亚宙域,不像是暗面远征已经扩张到八个宙域的范畴了。然而,差别在于,索拉利亚宙域的范畴可相当之大,总共有一万个左右的世界,相当于前进宙域的三四倍了。并且,太阳远征的战场范畴虽然相对只有那么大,但涉及的范围却要广得多,整个帝国都在为那场战争提供支援。


    从战绩上来看,太阳远征用了六十年的时间,打了一万个世界;暗面远征用六十年的时间,将联盟的领土范围扩充到了四万个以上的世界。看似有着几倍的差距,但实则不然。暗面远征打的,是帝国领土,说实话好打得多。


    尤其是随着联盟的暗面远征进行得越如火如荼,军事方面的压力就越小。毕竟,那些帝国世界,可不是联盟敌人。他们往往相当欢迎联盟的到来。联盟真正的敌人,只是那些世界所遭受的威胁。


    欧姆及利亚战役就是个典型。两三年的功夫,把仗打完了,前进宙域三千个世界瞬间就‘归顺’了,并且统治起来相当稳固。


    其他的地方,尽管没有像是欧姆及利亚战争那么大的规模,但模式是很类似的。


    将一个星球的最大威胁清除,这个星球就基本回归了。这些星球级别的威胁,大概率是一些叛军、邪教之类的玩意儿。


    将一个星区级别的威胁清除,往往能够带来多个星区、数十个世界的回归;将一个星域的威胁清除,则会让这个星域几百个世界迅速归顺。那一般会是一个跨星际的叛军、邪教势力;或者是某个异形威胁,或者是一支混沌魔军的入侵。


    从这个角度来看,暗面远征的进度快也就理所应当了。毕竟,太阳远征在打的时候,可没有这种便利。太阳远征打的是帝国疆域之外,每一个世界、每个星区、每个星域,都得下力气去啃。


    如果说从规模上看,两者还能比一比,不分伯仲的话,讲起这两场战争,对于帝国、对于人类这一种族的影响,那就完全截然不同了。


    到现在为止,太阳远征已经可以被盖棺定论,那就是对帝国的一场持续性的灾难。不仅是在六十来年的远征当中,帝国为了支持远征而持续耗费巨大。在远征结束之后,看似拓展出了索拉利亚这么一个巨大的、有超过一万个世界的宙域。但这一万个世界几乎没有给帝国带来多大的利益,反而暴乱不断,是帝国持续的出血点,是负担。


    而顾航的暗面远征,那是真真切切的在收复人类失地。而且联盟长期坚持的重治理的政策,更是很快的就会让那一个个的世界恢复正常的生产,从整体上来看,暗面远征是正收益的。


    而且是很大的收益。


    两者高下立判。


    也正是暗面远征收益大的特性,让这一整场远征,不仅仅没有因为漫长的时间而搞得联盟本土身心俱疲,反而是不断的往远征添柴加火,越加汹涌了。


    甚至,目前暗面远征总司令部,已经在讨论,南线远征军既然打得这么顺,不如再加一个东线远征军,让其沿着广金宙域往南,去打陵元宙域、图尔古宙域,最终目标地是帝国版图东南角的最边缘——卡尔罗利亚宙域。


    而南线,则继续沿着已经被攻克得七七八八的宁寿、定远宙域,继续向南,打麦良、和翔宙域。


    到这一步,帝国五大疆域之中,最大的东疆,就将会全部落入到联盟的掌控之中。从世界的数量来看,这几乎就是四分之一个帝国了。


    扩张的提速,带来的效应就显现于此。


    在不需要更进一步压榨联盟本土、不需要将动员令的等级继续往上拉升的情况下,单纯从哪些新扩张的地区,进行的基础设施、工业方面的投资,就已经足够支持远征更进一步的扩大规模了。


    甚至不会太大的影响到联盟对于各个新占地区的投资!


    在这样的情况下,顾航批准了新建一个方向的远征军的命令。


    本来就已经非常快的暗面远征,再一次的被摁下了加速键。


    在下一期的规划当中,以十五年为期,帝国东部全境应当被完全收复;同时,帝国中央疆域,在天望宙域之后,目前西线远征军还打进了安多宙域。


    过去,安多宙域都已经算是帝国领土核心中的核心了。从安多宙域再往西去,就是太阳宙域,帝国心脏神圣泰拉的所在之处。


    那里,也是贴近猩红瘢痕的地方。


    西线远征军基本上可以算是贴着猩红瘢痕在打,战争的烈度、强度都要全面高于其他地方,后续的状况大致估计也会一直持续如此。


    但不能因为难啃、啃得慢,就忽视西线的功绩。


    就像是不能因为北线一直处于守势,在暗面远征中未曾开疆拓土,反而还在不停的损兵折将,就认定北线没有功绩一样。恰恰相反,北线军团在联盟腹地边缘,建立了一条稳固的防线,让从猩红瘢痕疯狂涌出的部队,不能直插入联盟最重要的核心本土,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功绩。


    从北线洗练出来的将军,是最多的。


    ……


    盘完了暗面远征的整体情况之后,顾航将目光又放到了联盟的整体发展上。


    目前来看,联盟最重要的发动机,仍然是以龙鹰星域为中心,扩展到东方宙域和蛛网宙域的、最早的联盟领土。


    尤其是龙鹰星域,这里维持高速经济发展的状况,自从龙鹰星域被联盟统一,一直到现在,都未曾被打断过。


    哪怕到最近的一些年,增速有些放缓,那也是因为体量实在太大了,已经发展到了某种极限了。但就算是如此,近期的经济增速,也能够达到每年3%左右。


    而将目光,放到从统一之后到如今,中间整整一百一十年的时间,算下来的平均经济增速,更是有6%左右。龙鹰星域的整体经济规模,从一百一十年前,就已经算是东方中等偏上程度的一个星域经济体,到现在几乎比那时候膨胀了六百倍!


    人口数量,也从刚刚统一时候的不到万亿的样子,增长了将近十余倍,达到了十万亿规模。


    从经济上来看,单一个龙鹰星域,就比得上像是前进宙域这样的体量比较小的宙域的五十倍以上了。


    这还是在前进宙域归入联盟之后,接受许多投资,大力发展了二三十年的结果。要是跟当初前进宙域刚刚被收入联盟的时候算的话,这个数字能将近百倍来看。


    而就算是单说人口,前进宙域经过欧姆及利亚战争,导致一个星域为之一空后,人口规模在战后不过五万亿左右,还不到龙鹰星域的一半。


    正是因为有龙鹰星域作为中心发动机,带动了蛛网、东方两个宙域的发展,再更进一步的连带着可以往联盟所有新占区域,输出投资,获取回报,才能够建立起来联盟的整体经济模式,让暗面远征得以稳定、健康的向前推进。


    对于联盟而言,龙鹰星域的重要性,就相当于太阳星域对于整个人类帝国的重要性是一致的。


    或许,现在联盟还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世界,能够达到母星神圣泰拉那种程度,无论是人口上还是经济规模上,神圣泰拉那种状况都是整个宇宙罕见的,绝对无法复制的存在。


    但说实话,顾航也无意在联盟复制一个神圣泰拉出来。


    在他看来,单一世界搞成那个样子,实在是太不健康了。一方面在安全上,对于人类帝国而言,神圣泰拉一旦陷落,那后果几乎是不可接受的。政治上不能接受,在经济上也不能接受。


    另一方面,神圣泰拉明明那么发达,但是落到泰拉人民头上,他们享受到了多少经济体量无比巨大的红利了吗?


    享受了,但不多。


    高昂的房产价格,高昂的生活成本这些也就不多说了,偏偏因为神圣泰拉上拥挤了过多的人口,导致什么资源都不够用,整个星球的生态环境几乎被毁灭,完全依靠技术、人工来支撑……


    富得流油的权贵阶层自然不担心,但对于广大的平民阶层,神圣泰拉上的生活条件,是怎么也称不上好的。


    而联盟虽然也有核心中的核心,像是怒枭星、飞翼星这些联盟起家的天马星区,或者是星域首府的所在的云罗星加铸造世界金狄星的另一个核心,但是总体而言,龙鹰星域的经济发展,是比较平均的。


    承载的人口压力,被平分下去,就不会像是神圣泰拉那么大;也不会像是神圣泰拉那样,鸡蛋放在了一个笼子里。


    对于这样的经济模式,顾航是比较满意的。他就是有意识的不让联盟出现一个绝对的中心世界,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上都是如此。


    另外,哪怕是以整个星域的规模来看,他也觉得现在龙鹰星域的规模已经够大、够集中了。


    他当然不会有意的降低星域的发展。


    该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


    但是,在他的指示下,联盟政府有意的在往其他各个地方,加强产业转移。


    ————


    天亮前还有一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