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云麟坐在主位上,龙章凤姿,俊美挺拔,他面上淡漠,威仪万千:「诸位乃大晏之栋樑,今日朕前来,便是提前见一见,望诸位潜心苦学,来年春闱及第,报效朝廷。朕求贤若渴,绝不会辜负诸位。」
众位监生听得此言,立刻回到:「陛下圣明,我等自当勤学苦读,以报朝廷。」
「朕出了辩题,蔡爱卿,今日由谁来辩论?」
蔡岚泽行礼道:「回陛下,由天字班傅清瑜、赵稹希率队参辩。」
「可。」
蔡岚泽道:「傅清瑜赵稹希率队出列。」
他们本来就在一起,坐在最前端,闻言立即起身,精神抖擞,步履坚定走到冷云麟前面,行礼:「学生傅清瑜参辩,请陛下指正。」
冷云麟眼神落在傅清瑜身上,十分温柔,眼睛里也多了笑意:「好,这便开始吧。」
作者有话要说: 冷云麟:我媳妇穿学士服真好看(*^▽^*)
第35章
赵稹希作为是方首先开口:「《治国篇》中曾言, 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 有人之途, 治国之道也。民以食为天, 百姓因耕田而衣食无忧, 陛下亦是如此, 曾亲自下田耕种以慰抚民心,百姓无不感恩戴德, 若崇本抑末有改, 重视商利, 则天下久必久而生乱,先祖也曾说过『崇本抑末, 乃古帝王治天下之常经。商贾贪利病民, 亦国法之所当惩者。』」
这番话便是奠定了基调, 从《管子》到冷云麟所作所为,再到先祖之言, 无不阐述崇本抑末的正确性。
若是傅清瑜要反驳,岂不是说是反驳冷云麟。
但傅清瑜却并未慌乱, 从容道:「陛下有爱民之心,更有富民之意, 但自古往今, 何曾有百姓因种田而实现富足,交够赋税之后, 余粮仅供一家几口吃喝罢了,但经商之人,却十分富足, 除去不能着绫罗绸缎,不可乘轿出入,其生活堪称奢靡,此又作何解释?就连孔夫子亦有一弟子子贡,善经商,所至之处,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另有陶朱公、吕不韦之辈,皆以商人之身,辅佐王朝。」
「但商人奸佞,有十倍利便敢藐视国法,若不继续崇本抑末,难道要人人弃农从商,那天下田地谁来耕种,国家赋税有谁来交,陛下又如何用赋税收入,来改善民生?」
徐锦成对答道:「阁下所言未免太过极端,我们探寻的,并非是要将弄与商地位颠倒,相反,是在陈旧制度中,探寻一种以商养农的新思路。」
「那你又如何能保证,百姓能坚守本心,不被利益蒙蔽双眼。」
「我家中行商,在灾难之年,家中祖辈主动开仓放粮,接济穷苦百姓,此又何解?诚然商人逐利,但并非所有商人都为奸佞之辈,同样,亦非所有百姓都为良民。」
「……」
两边你来我往,各个满腹经纶,引经据典反驳对方,说到精彩之处,底下监生也忍不住叫一声好。
尤其是傅清瑜,姿容俊秀,仪态雍雅,开口时却极为坚定,令人信服。
冷云麟在定下这个辩题时,便查阅了许多书籍,傅文庭与徐笙也助他佐证,因而两边所列事迹,冷云麟大多听过。
非方思路显然是经过傅清瑜指点,但是徐锦成所言,却让冷云麟隐约有了个想法。
争辩了小半个时辰,台上十人在严冬腊月都出了一身汗,面前的茶水都添了三四次,眼里却依旧满怀斗志,不肯服输。
不过依照冷云麟来看,非方将要胜出。
毕竟非方在这小半个时辰里,已经提出了一个方法,那便是,商人若当真为百姓社稷捐助大笔银钱,是否可以酌情奖赏,以作鼓励。
这一点是赵稹希他们没有想到的,自然也没办法去反驳。
最后,方修竹一锤定音:「若有万全之法,可富民,利国本,难道诸位会视而不见?」
赵稹希一方面面相觑,找不出话来反驳了。
蔡岚泽适时道:「是方可还有言来辩?」
赵稹希能说的,都说尽了,此刻确实没有反驳之言,最终只能满脸颓丧,摇头:「禀陛下,祭酒大人,我等认输。」
「陛下,是方认输,此次辩论是否可以结束?」
冷云麟微微颔首,开口:「诸位今日辩论甚是精彩,朕心甚慰。出此辩题,并非单为了辩论,而是朕希望诸位不要故步自封,凡事都遵照旧例,不求变通。为皇为官者,不仅要使百姓安居乐业,更要使其富足。」
众位监生齐齐行礼:「悉尊陛下教诲。」
冷云麟笑道:「朕有诸位,何愁大晏不强盛。」
「学生当尽全力,为陛下分忧。」
「很好。」冷云麟也站了起来,「时辰不早,诸位快去用膳吧。蔡爱卿,陪朕逛一逛国子监。」
「遵命。」蔡岚泽拱手行礼,但他心里知道,他应该在稍后找人叫一下傅清瑜,毕竟他就是个幌子罢了。
傅清瑜望着冷云麟离开,有点点失落。
方才聚精会神的辩论,其实并没有怎么看冷云麟,他好像又长高了一些,他究竟要长到多高?
不过很快,傅清瑜就想,冷云麟特意过来,总不会就这么走了,否则也不会说要留下来逛一逛。
周天星已经走过来,将手臂随意搭在傅清瑜肩膀上:「清瑜,我快饿死了,咱们赶紧去食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