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 第3章 礼物

第3章 礼物

    “你怎么穿的短袖?”


    姜华上下打量姜宁,实话说,即使是亲兄弟,五年多不见面也会产生陌生感,但骨肉相连的血脉亲情,让姜华也有点小激动,只是不好表现出来。


    印象中的老二,年轻气盛不靠谱。


    不受人欺,高中时就经常和校外的痞子打架。


    五年多没见了,变的内敛沉稳了许多。


    “南方热。”


    姜宁也在打量他哥,五年多没见,感觉越发没有脾气。


    被生活磨平了棱角。


    哥俩虽是一妈生的,性格却截然相反。


    姜华是慢性子,稳重又老实,没有什么脾气。


    能够忍人所不能忍。


    姜宁却是截然相反,最受不得气。


    两人相差三岁,小时候被人欺负,却要他来护着老大。


    姜华问他:“包里有衣服吗,赶紧穿个外套,别冻感冒了。”


    “没有!”


    姜宁说道:“感觉也没多冷。”


    姜华:“……”


    说了几句,去了停车场。


    到了车前,姜宁扫了眼,是辆哈弗h6,有点老了。


    上车,系好安全带。


    姜华开车出发,问了问旅途经过。


    姜宁说了几句,很快出了火车站。


    车子开上了一条宽阔的大道,印象中破破烂烂的国道没了。


    双向六个车道,两边还有绿化带。


    不远处则是一栋栋二层小楼。


    姜宁那个惊讶:“这变化挺大的,国道都修的这么宽了。”


    姜华一边开车,一边道:“县城一年一个变化,你走的时候还没开始建新城,现在新城比老城还要大,国道早改到城外去了,不从县城过。”


    姜宁:“……”


    有点不知道说什么。


    之前下火车时,还觉的老家没有什么变化。


    没想到出了火车站,变化大的都快认不出来了。


    要不是破火车站一直没什么变化。


    他都怀疑是不是来错了地方。


    车行不久,就到了城区。


    马路宽阔,两旁绿化带,沿街的商铺连广告牌都是统一的样式,看着就整齐,姜宁看的目不暇接,印象中的老家县城破又小,这新城搞的不错。


    就是有点陌生,路都不认得。


    过了七八个红绿灯,拐了两次弯。


    来到一个小区,大门修的很气派。


    左右两边进出通道,中间保安室。


    吉祥花园,这个他知道,他哥买的房子就在这小区。


    把车停在五号楼下,姜宁下了车,忽然就有点近乡情怯。


    离开五年多了,能不近乡情怯吗?


    上楼,爸妈在门口迎着。


    知道他要回来,姜爸今天没出去。


    张玉兰看到儿子很激动,结果下一秒就哭了。


    搞的姜宁有点麻爪,好好的哭什么啊!


    说没几句,嫂子陈慧茹听到动静,也出来了。


    “嫂子!”


    姜宁忙打招呼,他哥去年结婚的。


    看过照片,不可能嫂子也不认识。


    陈慧茹笑着应了声,也问了几句。


    姜宁就道:“我去看看孩子。”


    张玉兰抹了把眼泪:“现在别去,刚睡下。”


    姜宁没得奈何,只好在客厅沙发坐下。


    应付爸妈兄嫂的一大堆问题。


    挑好的说,只说给金矿大老板看场子。


    至于那些超出普通人想象的东西,就不用给爸妈说了。


    聊了一个小时,小侄女婷婷醒了。


    陈慧茹进去把孩子抱了出来。


    小丫头去年十一月生的,刚满岁。


    肉嘟嘟的蛮可爱的,还不会走路,勉强能扶着茶几挪。


    “婷婷乖,来,叔叔抱。”


    姜宁想抱抱小丫头,但小丫头很认生。


    都没见过他这个亲叔叔。


    怎么会让他抱。


    姜宁无奈,只好拿过背包取出给准备的礼物。


    一个金锁,在刚果时找人加工的。


    个头有点大了,足有婴儿巴掌大。


    给小丫头挂脖子上,小丫头立马开嚎。


    陈慧茹连忙取下来,顿时就惊了:“这么重,是黄金吗?”


    姜宁点了点头:“是的!”


    陈慧茹更惊了:“这怕不是有一斤了,得多少钱啊!”


    姜宁笑道:“黄金自己挖的,没花钱。”


    陈慧茹道:“这可是黄金啊,得值多少钱!”


    姜爸姜妈和姜华接过来掂量了下,也没法淡定了。


    姜华放到电视柜旁的电子称上称了下,称重显示是0.5,只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说明只有有500克,那就是一斤,姜华也惊了:“现在黄金430左右一克,这金锁一斤重,二十多万,嘶,你哪挖的这么多黄金,老板能让你随便挖?”


    姜宁就道:“偷偷挖的。”


    姜华:“……”


    张玉兰挺迟疑:“这也太贵了吧?”


    “还有呢!”


    姜宁连忙翻包,又掏出来两对金镯子,给她和嫂子陈慧茹:“这是给你俩的,我打了两对金镯子,妈你和嫂子一人一对,非洲老黑手艺不行,样式不太好看。”


    张玉兰接过来瞧瞧,问:“你挖了多少黄金?”


    姜宁说道:“挖了不少,我这还有呢!”


    张玉兰略略放了心,那还好。


    把玩两个,又递给了大儿媳。


    陈慧茹很高兴,这可是金镯子啊!


    结婚的时候就买了三金,耳环项链和戒指。


    金镯子分量重,太贵了,没给买。


    没想到小叔子送了一对,而且分量还不轻。


    放称上称了下,四支镯子竟然也越过一斤。


    不由暗暗咂舌。


    这小叔子太大方了,四支镯子又是二十万。


    怪不得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指头粗的实心金镯子。


    确实不太好看,有点傻大粗。


    但分量是真实在啊!


    单支镯子一百多克,谁家镯子这么打?


    姜宁继续翻包,又拿出两小盒子,递给姜爸和姜华。


    姜有信问:“什么东西?”


    姜宁说道:“金砖,你和我哥一人两块。”


    “什么?”


    姜有信吃一惊,忙打开盒子。


    盒子里是两块金砖,巴掌大。


    姜华同样吃了一惊,接过盒子打开看。


    盒子不大,可拿在手里很沉。


    说明分量不小。


    姜有信下意识地问:“这些黄金能值多少钱?”


    姜华放称上称了下,一块一公斤,两块金砖两公斤,顿时又惊:“一克四百多块,一块四十多万,两块就八十多万,四砖金砖一百多万,咝!”


    姜有信张张嘴,说不出话来。


    看了看小儿子,一脸的不敢相信。


    加上金镯子和给孙女的金锁,光是这些黄金就值两百万了?


    太难以置信了。


    礼物有点俗气,但胜在实在。


    嫂子陈慧茹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姜宁留的黄金不多,大部分卖了,就留了十几公斤的零头。


    给家人的礼物用掉了五公斤,他手里还有七八公斤。


    家里多了两百万的黄金,姜爸姜妈没有安全感。


    这要是被偷了,得哭死。


    为了藏好黄金,很是费了番功夫。


    小农之家,没多少余财。


    姜爸奋斗了一辈子,奈何养了两儿子,想存养老本那是别想了,大儿子买房结婚,就掏空了家底,小儿子还在排队,也要买房娶媳妇,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听姜宁说还有黄金,想问问还有多少。


    却不好问。


    主要是儿子刚回来,急着问这个有点不好。


    而且不能当着大儿媳的面问。


    只能忍着。


    吃过晚饭,一家人聊到十点半才睡觉。


    三居室的房子,姜妈一个屋,嫂子陈慧茹带着孩子一个屋,姜华睡在小卧室,现在姜宁回来,他也只能去和老婆孩子睡,小卧室让给姜宁。


    姜爸住老平房,不在这边住。


    姜妈因为要帮着带孩子做饭,才住在这边。


    躺在床上,姜宁有种很奇怪的踏实感。


    再没了那种朝不保夕的感觉。


    整个人彻底放松了下来。


    胡思乱想一阵,很快睡着了。


    一觉睡醒,快八点半了。


    吃过早饭,跟着他哥去菜店。


    姜华在小区开粮油蔬菜小店,据说生意还不错,主要是卖的菜便宜,原因嘛,姜爸在城北的农业示范区租了三十亩大棚种大棚菜,少了中间商,价格自然便宜。


    而且挣的更多。


    五六十平米的小店,堆的满满当当的。


    早上没什么人,姜华把昨天没卖完的菜整理了一下。


    品相不好,或者坏掉的挑出来放一边。


    姜宁一边帮忙,一边问:“一天有多少营业额?”


    姜华道:“不行的时候七八百,好的时候能上两千,平均下来一千三左右吧!”


    姜宁问:“能挣多少?”


    姜华道:“粮油利润很少,赚的只够交个房胜,蔬菜挣的多,菜是自己种的,我比其他店便宜25%,也有翻倍利润,不过从批发商那里拿菜利润就没这么多了,全部算下来大概有30%的利润,一个月四万左右营业额,能挣一万出头吧!”


    姜宁有些外意:“那比打工强啊!”


    姜华道:“要看怎么说,现在打工工资也不低,一天三五百很正常,一月一万多,而且不担风险,开店担风险,赔的也不少,只能说各有各的好吧!”


    姜宁道:“打工不是每天都有活干吧?”


    姜华道:“打工确实不稳定,不然我宁可打工。”


    ……


    忙活一阵,姜爸开着一辆破面包来送菜。


    哥俩出去搬菜,品类还挺多。


    有十多种,五六百公斤。


    有的用编制袋装着,如青椒。


    有的用泡沫箱装着,如黄瓜。


    把菜卸完,姜宁坐上他爸的破面包,去参观蔬菜大棚。


    一亩半的大棚,总共二十座。


    茄子辣子种的最多,菠菜芹菜次之。


    边边角角里则种了黄瓜豆角香菜小白菜,番茄土豆蚕豆娃娃菜等二十多种菜,这些不是搞批发的,而是给姜华卖的,没有批发商和中间商,利润很可观。


    就拿香菜来说,菜店里一斤七八块。


    菜农的出货价可能就两三块。


    差价巨大。


    青椒茄子已经结实,再半个月应该就可以摘了。


    菠菜刚刚出苗,稀稀拉拉的。


    姜宁对种地不陌生,小时候就跟着爸妈种过菜。


    各个棚里转了一圈,悄悄给放了一点乙木精气。


    然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