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咱的国策,一天被篡改完了? > 第245章 郑和出场

第245章 郑和出场

    “不知是何人得父皇如此看重?”


    朱高炽,好奇得问道。


    “正是马三保!”


    “若重用此人,定能够将满刺加之乱平定!”


    朱棣,正色道。


    马三保,现在还不叫郑和,郑和被赐姓的时候是在靖难之际,由于在靖难之役立功,被朱棣赐名郑和。


    现在不曾靖难,是故马三保还是叫马三保。


    明平云南之战中为明军所掳。1384年(洪武十七年),傅友德、蓝玉班师南京,郑和应是随军至南京,入宫服役。1385年(洪武十八年),傅友德、蓝玉又奉调镇守北平府(今北京),而郑和再次随军前往,并被调入燕王府邸中服役。


    “其一,此人少年时就在朕身边长大,跟着朕南征北战,他的成长朕看在眼里,其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可以说是一员难得得将才!”


    “其二,此人知识丰富,熟悉西洋各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


    “其三,此人从小就从其父亲那里得到有关的航海知识,熟悉海洋,对航海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其四:他是伊斯兰教徒,熟悉伊斯兰教义、教规和宗教习俗。又是佛家弟子,他自称是“奉佛信官”“菩萨戒弟子”,他熟悉、尊重佛教。”


    “南洋一带的番邦以及地方,不是信奉伊斯兰教,便是信奉佛教。若有共同的宗教信仰,有利于沟通相互关系。”


    “反观,如今大明群臣对于佛教却是不同于番邦的信仰,让他们前去反而无法长治久安。”


    朱棣,滔滔不绝的说道。


    虽然马三保信佛,又信伊斯兰教,此前朱高炽大力坑佛之际,马三保由于是朱棣身边的太监,便没有人来动他。


    朱高炽没有刻意点出来要抓走马三保让其服劳役,下面人就权当没有看到。


    同样,道衍和尚,姚广孝也是如此。


    何况,马三保身皆两教,也说不清楚到底信哪家,反正是和哪家信仰的人都能谈的来。


    “唰!”


    闻言,奉天殿上的武将们,文官们,藩王们,齐齐不作声,一个个静悄悄的。


    也不吵着请命了。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是朱棣想要往朝中安排自己的人手。


    这就看太子如何回应了,轮不到他们插手。


    说实话,众人对于这么一位燕王府的太监的能力,还是有所怀疑的。


    不过,朱棣要给马三保送功劳,他们也没有办法。


    “如今海外贸易司副指挥使一职空缺,就由马三保担任,统率海外贸易司的商队以及护卫!”


    “另外由五军都督府,调派五卫兵马由马三保统帅!攻伐满刺加,救援我大明商队,扬我大明国威!”


    朱高炽,当即下令道。


    郑和下西洋能力不是问题,


    让其攻伐满刺加,也是游刃有余。


    五卫兵马,一卫是5000到5500人,两万七千人,也属于是郑和下西洋最高的配比了。


    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人数在人以上,具体数字在不同航次中有所不同,例如第一次为人,第二次为人,第四次为人,第七次为人。郑和的船队中还包括了各种类型的船只,如宝船、马船、粮船、坐船和战船等,总计200多艘。


    当然其中还有一些其他职位的人员比如侍卫什么的。


    而现在朱高炽光是给郑和成建制的兵马就要两万七千人。


    再算上商队以及海外贸易司杂七杂八的人员,那出一趟,可就不单单是三万之数了!


    “啊?”


    海外贸易司指挥使,有些坐不住了。


    一脸蒙蔽。


    什么玩意儿,竟然空降一个副指挥使,关键是这个副指挥使权力比他还大。


    最起码他的手里是没有成建制的兵马的。


    虽然海外贸易司建立起来,有一段时间了,但武装势力,都是以护卫队的形式出现,根本算不上成建制的军兵,充其量就是民间护卫队,战力和正规的军兵不是一个档次的。


    而现在,朱高炽竟然给了一个太监五卫兵马,还可以节制海外贸易司的护卫队,这算下来,比燕王府出身的将领张玉,还要权力大啊!


    “啥?”


    群臣,亦是一脸错愕,完全没有想到。


    本来以为朱棣献策,朱高炽会采纳一点,但没想到,朱高炽直接给了马三保这么大的权力。


    海外贸易司副指挥使啊,还掌管军兵的,这地位简直如同一位藩王。


    “啊?”


    与此同时,朱棣也有点看不懂朱高炽了。


    虽然自己吹嘘的马三保很厉害,但是实际上,由于并未发生靖难之役,马三保也并不算真正的展现自己的能力,仅仅是朱棣看着马三保有点才能,想要趁机捞点军功,顺便安插一些心腹之人。


    哪里想到朱高炽如此大方,大方的不想样。


    “这太过武断了吧!”


    “区区一个太监,怎能够为海外贸易司副指挥使,且节制兵马。”


    朱元璋眉头皱起,开口道!


    老朱听到一个太监,竟然要掌权,瞬间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可是严禁太监干政的。


    朱元璋对身边的宦官太监根本不放心,毕竟这类人与皇帝接触最多。


    洪武十年,他身边的一个老太监伺候朱元璋批改奏章时,发现了朱元璋笔下出了一点疏漏,于是好心提醒他。


    作为天天服侍皇帝的老宦官,按理说这就像是老朋友提醒一样,但朱元璋却龙颜大怒,对这个贴身老太监一通训斥,还当即下旨将老太监赶出宫门。


    朱元璋这样做就是借题发挥,杀鸡给猴看,让所有太监都明白,哪怕是贴身太监,也不得丝毫干预政事。


    借这件事,朱元璋还特意在宫里立了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也定成了明朝的祖训。


    只不过后世的君主并未执行老朱这条祖训,更别说后世东厂(东厂设立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由明成祖朱棣设立。),西厂(西厂设立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由明宪宗朱见深设立)的设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