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咱的国策,一天被篡改完了? > 第89章 大明头条新闻爆了

第89章 大明头条新闻爆了

    “对了,太子的开采之法,只能在矿司中采用。”


    “若是有人将此法流传出去,传给了那些个逆民,小心你们的脑袋。”


    矿司官员,接着语气异常凝重的说道。


    之前太子在朝堂上说过,说是矿司整合、报刊司整合之际,各地矿主等等的人,愿意加入朝廷,那就要,不愿意的,以后后悔了,想要再加入,就坚决不要。


    当时他也很疑惑,明明是太子从这些矿主手中拿钱,拿权,凭什么那些人会后悔?


    这不是搞笑么,毕竟自己当家做主和给别人干活,即便是同一职位,亦是有天壤之别的。


    朝堂上,官员们,都很诧异,太子竟然说出来这样的话。


    可现在,官员们明白了。


    开采之法一旦大力推行下去,那未来矿场的产量扩大了几倍,相应的收入更是翻好几番。


    如此一来,就算有些矿主依旧选择单干,那最终被矿司挤压的根本没有多少生存空间的。


    当然这开采之法必须要严格保密,他可不想让这开采之法流传出去。


    “是大人,小人明白!”


    众人纷纷跪地,行礼道!


    “好了,下去忙吧!都抓紧时间。”


    矿司官员,沉声道。


    “是大人!”


    ……


    另外一边!


    民械司发生爆炸后。


    已然成为了报刊司推行的头条。


    一篇文章,彻底的引爆了报刊。


    【太子命太医为民械司工匠免费治疗。】


    【民械司工匠因自己设计失误造成损伤,太子发放慰问金。】


    【工匠操作不当,太子不单单免去罪责,不予追究,甚至还嘘寒问暖。】


    【……】


    本来报刊司推行报刊,主要是刊登一些大明国策类,教化万民类的文章。


    其次才是一些民生新闻!


    说实话,刚开始推行也是遭到了说书摊,说书人,书商的联合抵制。


    而这等消息爆出来之后。


    报刊司的推行迅速进入了顶峰阶段。


    很多人听说这件事后,特地买了一份报纸,来辩事情的真伪。


    民间百姓们,豪族们,听到,看到这样的消息,说实话,第一时间大家是不信的。


    认为这是报刊司在鼓吹太子,太子怎么可能让太医为平民治病,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还有慰问金?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尤其是贫民们,穷苦人家,更是觉得这事儿太扯了。


    一来二去,民间传出来好几种声音。


    有的人觉得报刊司本就是朝廷管辖的,自然是驴粪蛋表面光,这是朝廷故意宣传的,实际上这种事情并不可能发生。


    也有的人,认为这就是太子觉得得国不正,开始用这样的方法来安抚百姓,也就是这一下子的事情,等到了后面,依旧是会变成老样子的。


    甚至还举出来杨广的例子,曾经的晋王杨广,啥都好,可当了太子后,当了皇帝后,这风格就变了。


    还有的人,觉得太子拥有一个仁心,是一位仁君,所作所为,都是对百姓有利的!


    一时间民间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的,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着,说什么的都有。


    大概也分成了好几种群体。


    儒生群体,权贵群体,平民百姓……


    见到这样的情况,报刊司的官员们,懵了。


    本来他们是为了给太子朱高炽宣传一下。


    却发现这民间的声音太过驳杂。


    当即找到民械司的工匠们,太医们,让民械司的工匠们和太医们现身说法,甚至找到了当初那批泥瓦匠,让他们讲述民械司的工匠们何等的疯狂!


    民械司的工匠们,听到有人竟然不信太子对他们这么好,这么仁义。


    一个个当即就急眼了。


    每天劳作之后,闲暇之余,根本顾不上休息。


    纷纷来到报刊司现身说法。


    反观太医们,一个个心不甘情不愿来到应天府城中,澄清事实!


    刚开始权贵们还故意说这是假的。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的舆论呈现出来一面倒趋势。


    “太子仁义!”


    “太子仁君啊!”


    “大明有这位仁太子,实乃我大明万民之福。”


    “……”


    大街小巷开始流传着朱高炽仁君之名。


    紧接着,藩王俸禄被削,封地要缴税,等等各种消息流传开来。


    之前虽然报刊司也在宣传这些国策。


    但毕竟不是那么火爆。


    而这一次,因为太子仁义的行径,彻底的将报刊的舆论导向,推在了风口浪尖上。


    “看到了没有,太子才是真正对百姓好,太上皇只知道为了朱家人,而太子才是为了天下百姓的。”


    各项国策经过报刊的推行,快速植入了百姓心中。


    一时间,大明民间风气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百姓们纷纷响应朱高炽的政策。


    一位位裹足的女性,开始得到了解放。


    而在报刊司的刊登的文章中,也有了女性的文章。


    大论特论裹足的危害。


    ……


    翰林院。


    一群儒生,正在编撰书籍。


    一张报纸送到了翰林院中!


    “胡闹!”


    “胡闹!”


    “简直就是胡闹!”


    “这还有没有伦理纲常,还没有制度可言!”


    “报刊司,竟然刊登一个女子的文章。这简直就是废祖宗之法啊!”


    “堂堂太医,竟然给一个贱民治病!成何体统!”


    儒生们彻底炸锅了。


    深深受到程朱理学洗脑的他们,见到大明国情竟然‘乱’成一锅粥。


    一个个当即吹胡子瞪眼的。


    翰林院的儒生们二话不说,开始上奏。


    撰写联名奏报,声称如今大明国情动荡,必须要停止改革。


    理当要恢复朱元璋制定的国策。


    一封封奏报,如同雪花般的飞在了朱棣的桌案前。


    还有的儒生,开始奔走相告,联合一些民间儒生,联名上奏。


    甚至还有的儒生在报刊司刊登文章,大诉程朱理学的理念!


    强调女性在婚前应保持贞操,不得接近除父亲外的任何男性;婚后则要保持忠贞,不接触除丈夫和儿子外的任何男性。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女性从一而终,无论丈夫如何都必须忠诚守节,并且不得有任何的违逆。


    ……


    就在儒生们,闹腾之际。


    阴阳家,纵横家,名家,农家,等等诸子百家的传人,先后进入了应天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