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咱的国策,一天被篡改完了? > 第44章 废八股

第44章 废八股

    “从今以后,科举取士,每年一开!”


    “废除八股取士制度,采用朝廷命题,学子自由发挥创作,范围不限,格式不限,言之有理即可。”


    “严禁采用统一八股文文体。”


    朱高炽接着说道。


    八股文一方面规定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另一方面规定了题型,即“体用排偶”。


    八股文体要求十分严格,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大部分构成。


    “太子,此事万万不可啊!”


    “自王安石开始,为统一全国的思想,决定考儒家经典;为注重考能力,罢帖经、墨义,罢明经科;为解决策论难度、区分度小,评分误差大,失去公平,诸如此类的弊病,而创“大义式””


    “在我朝才完善成八股文体!”


    “只有策、论等——便于考儒家经典、考能力;诗、赋等——便于考能力。八股文正是这几种类型之集大成者。”


    “八股文,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文章评分误差,免得考官因个人爱好喜恶,导致学子无法重磅,可以使评卷更加标准化、还可以减少评卷工作量!”


    “科举首场一天之内要写好七篇,”


    “若想取中,八股文还须对句工整,合于声律,顺序要敷畅,气势要宏厚,起承转合一丝不苟,最好还能委婉而不直率,富丽而不浮华,并且言之有物,这就需要相当的文化水平和文字功底!”


    “我朝的八股取士,一可以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公平,二可以最大限度节省经费、时间、人力等。”


    “还请太子明鉴!”


    时任礼部尚书,李原名,第一个站了出来,说道。


    本来八股文,限制了文体,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大明百姓越来越多,参加科举的学子,也越来越多。


    特别是会试,要从七八千举人中,选出二百多名贡士!


    还要要求公平,而时间又紧、试卷又多,想要选出来,太难了。


    结果朱高炽,还要任学子发挥,那场面,李原名都不敢想象,工作量到底有多大了。


    “启禀太子!”


    “非是科举累人,而是人累科举!好比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实在是想要从海量的应试者,快速选拔出来人才,太难了!”


    “八股文体是经过精心炮制的,要求苛刻,甚至出偏题、怪题,如截搭题,并非以考生为敌,而是因为竞争激烈!”


    “倘若自由发挥创作,该以何等标准作为评分制度,若不规定文体,有的人写诗,有的人写文章,写诗的看不上写文章的,写文章的觉得写诗者趋于浮华,不堪大用!”


    “到时候考核的难度,极速飙升,更无法让天下学子信服。”


    “若无统一标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怕天下会大乱啊!”


    “还请太子明鉴。”


    任亨泰,翰林院修攥,亦是站了出来,高声喊道。


    “恳请太子明鉴!”


    “八股不可废!”


    翰林院官员,礼部官员,以及一部分文官,都站了出来,纷纷行礼道。


    明朝的教育体系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类,


    其中中央设立的主要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贵胄学校)、武学等。


    地方设立的主要有府学、州学、县学,以及都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卫儒学、都转运司儒学、宣慰司儒学、按抚司儒学,此外还有武学、医学、阴阳学和社学等。


    国子监属于大学性质,而社学属于小学性质。


    也正是因为如此,学子众多,阅卷难度直线飙升。


    这个时候,但凡是有资格参与阅卷的文官,都坐不住了,冒着杀头的风险,他们也要谏言。


    毕竟朱高炽一句话,可以活活累死他们。


    大家绞尽脑汁,废了多少脑细胞,才想出来的八股文体,结果朱高炽一句话就废除,这简直就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八股文体,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加快了阅卷的速度,保证了公平。”


    “可你们知道,长此以往下去,学子们的思维就彻底的禁锢了吗?”


    “为了公平,而导致牺牲科学、创新、实用!”


    “想要成为上榜,必定久经考场磨练,一样的套路,一样的评分点,只要写对了套路,写对了评分点,就是一坨屎,也能拿到一个不错的成绩!”


    “学子为了好成绩,拼命的练,练到最后,仅凭试卷内容已无法区分优劣!”


    “民间各种拿高分的科班,批量制造得高分的学子,但,这些人只知道如何拿高分,却是根本无法学以致用。”


    “考前死记硬背,考后高分上榜,一问实策,全然不懂,一让做官,只知捞钱,以及何不食肉糜!何不将多余房屋出租赚钱,等等让人不忍直视、哄堂大笑的名场面!”


    “尤其是其中屡试不第者,终生消磨于这种科场文体之中,于科学进步、经济发展毫无用处;即使对于儒家经典,他们也并不认真钻研,只是沉迷于坊刻之中!”


    “最后只知道‘回’一共有多少种写法,却不知道如何安邦理政。”


    “致使天下奇才被埋没,反而是那些没字之碑,粗解庸烂墨调却是成为了榜首。”


    “长此以往下去,人人都是穷酸腐儒,如何能够治国理政?”


    “至于你们说的阅卷累?那最好是给你们一人一个枕头,让你们躺着睡呗?”


    “天天毛也不干,干拿俸禄?”


    “一句话,能干就干,不能干现在马上给我滚蛋!”


    “你不想当官,有的人是乐意当,也愿意干!”


    “谁觉得工作量太大,现在可以告老还乡了!”


    朱高炽冷声道。


    虽然这些官员们,说的也是有道理的!


    前世的论述题,所面临的问题与明朝现在的科举十分相似。


    要考基本原理,又要联系实际;要看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又要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严格控制误差,又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


    于是,考生答题海阔天空——多答不扣分;评卷人员评卷“采点给分”——支离破碎。


    这种状况,已受到广泛批评。然而至今也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八股是集合古今骈散之菁华!


    毕竟这时代的官员,不是傻子,更不是笨蛋。


    但不可否认,正是因为这群儒生的懒,不想为自己增加阅卷难度,糊弄糊弄上面,糊弄糊弄下面,真正为了大明挑选人才的,一把手都数不完!


    只想着尽快交差了事,然后风花雪月!


    直接导致科学,经济,实用发明彻底的埋没,真正的奇才都隐藏在了民间,最后导致惨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