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年代:穿越1977上北大 > 第160章 当中文系没人?

第160章 当中文系没人?

    “早上,老易买了份人民日报,我也是听他说的,等下洗漱完一起看。”


    陈建十分羡慕地说道,“向文,这次可真神气啊!”


    “老陈,快别夸了,我会骄傲的。”


    林向文笑着说。


    同一时间。


    郭坤受不了,嫉妒让他眼红,当下,他拿着洗脸盆就回去了,并立志给乐云的文章一定要好好写。


    回到205宿舍。


    报纸被易天放在了桌子上,至于人早就去上课了。


    陈建比林向文还要激动,连忙跑到桌子跟前拿起了报纸。


    “居然是王孟写的书评。”


    陈建一脸兴奋,“他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真是太好看了。”


    王孟?


    林向文知道这个人,是一位很高产的作家,后来当上了文化部一把手,再后来还上过百家讲坛讲过《红楼梦》。


    他讲的《红楼梦》,广受观众们喜欢。


    “来,我给你读一读写的是什么。”


    陈建念了其中最重要的一段,这篇小说的意义,在于“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展开,深刻地反映了教育对于农村孩子的重要性以及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魏敏芝对学生不放弃、不抛弃的态度,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种对教育的坚守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孩子们,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


    “另外,小说描写的主体是贫困山区的孩子和代课老师这样的弱势群体。”


    “通过展现他们艰苦的生活条件、简陋的教学环境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引发观众对社会公平和资源分配不均的思考。”


    “它让人们意识到,那里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评论的好啊。”


    陈建夸赞道,“不愧是大作家。”


    “嗯。”


    林向文点了点头,同样非常认可,甚至觉得这书评比自己写的原文还要精彩。


    “向文,哎,我当时那部有关寡妇的小说基本上就没溅起什么水花。”


    陈建羡慕地说道。


    “没关系,好好写,你一定可以!”


    林向文心中打趣道,如果放在后世写寡妇,肯定能受到不少网友的喜爱。


    不过。


    在后世,林向文听过陈建这个名字,写得一手好散文,而且还是好几届的全国作协副主席。


    “嗯,我一定可以!”


    陈建重重点了点头。


    林向文有些暗爽,想不到自己穿越过来还能给后世的大作家一些安慰和鼓励。


    ......


    一番聊天后,林向文补了一个回笼觉,养足精神,待会好去上10点的课。


    一觉醒来后,林向文载着陈建前往了教学楼。


    前去的路上,林向文遇到了吴小珍。


    “林向文同学。”


    吴小珍大喊道。


    “吴小珍?”


    林向文停下车。


    “黄编辑让我问你,她有事跟你聊。中午有时间吗?”


    吴小珍问道。


    “有时间,等中午下了课,我就去40号楼找她。”


    林向文心想上次说请她吃饭,刚好中午可以一起吃个饭。


    传完话,吴小珍便朝40号楼的方向走了去。


    “向文,这女孩好漂亮,可不可以介绍给我认识?”


    陈建笑眯眯地说道。


    “这个嘛?”


    林向文犯了难,赵振凯可是也喜欢吴小珍,他可不想看两人互掐。


    “向文,你都有媳妇的人了,我还光棍呢,你得帮帮我啊!”


    陈建可怜巴巴地望着林向文。


    “帮是得帮,可是……”


    林向文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可是什么?”


    陈建脑洞大开,“好啊,我知道了,你是不是也喜欢吴小珍?”


    “什么乱七八糟?”


    林向文真是服了,“算了,我还是实话告诉你吧……”


    几分钟后。


    “这有啥呢,我可以跟赵振凯公平竞争啊。”


    陈建一听,心里轻松了不少,在他看来,只要不是跟林向文竞争就不算事。


    “别说了,快去上课,不然迟到了。”


    林向文连忙转移了话题,然后急忙骑上了车子。


    “噢。”


    陈建也赶紧重新坐了上去。


    这节课是《古典诗词导读》,老师名叫罗兴邦。


    在赵振凯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下,林向文对古诗词倒是有了不少的兴趣。


    就在学生们都入座后,一个头发花白,戴着将近一千度眼镜的老同志走了进来。


    光是这样貌,就知道一定是学富五车,肚子里全是笔墨。


    林向文转过身,看向教室后排,果然赵振凯也来了。


    在他身边还多了一位个头不高,精瘦的男同学。


    此人也是中文系的,只是林向文不知道对方的名字。


    不过。


    林向文总觉得这人好像在后世见过。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先讲一讲唐诗。”


    罗兴邦想了想,又道,“不如这样吧,你们大家先想一想,唐朝诗人有哪些浪漫的诗词和行为呢?”


    “罗教授,我。”


    赵振凯当仁不让。


    “那就这位同学说一首。”


    罗兴邦笑着说道。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赵振凯一如既往地朗诵的很好。


    朗诵完毕,赵振凯又道:“罗教授,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巴山夜雨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诗中既有现实的孤独与凄凉,又有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憧憬,情感真挚动人。”


    “所以,我觉得很浪漫。”


    罗兴邦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还有没有人想讲讲?”


    此话一出,同学们都议论纷纷。


    “怎么哪都有这个赵振凯?”


    “是啊,必须打压下他的锐气,要不然真当我们中文系没人啊。”


    “说得对。”


    “没错,你们谁行就快上!”


    “罗教授,我。”


    这时在赵振凯身旁的男同志站了起来。


    “戴业好样的!”


    “加油,戴业!”


    人群中有人给戴业打气道。


    戴业?


    林向文一听,终于想起了这人是谁。


    下一秒。


    戴业大声朗诵道:“在长恨歌中有一段节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首诗叙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其中“比翼鸟”“连理枝”的比喻成为了经典的爱情象征,展现出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还有,在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与爱人之间心灵相通的默契和无奈的离别之情。”


    戴业一口气朗诵和分析了两首诗。


    话音一落,大家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尤其是陈建,鼓的最响,手掌都快被他拍肿了。


    “老陈,别这么明显啊?”


    林向文笑了笑,这就叫情敌见面,分外眼红。


    “我...我有吗?”


    陈建尴尬地挠头笑道。


    “太有了。”


    林向文苦笑一声,哎,看来这次赵振凯遇到强敌了。


    也就在这时。


    赵振凯再次站起来,“罗教授,我还有。”


    见赵振凯再次站了起来,众人都兴奋了起来。


    试问这种两人互掐的戏份,谁不爱看?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