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看的差不多了,许莫就寻思:“马上国庆节了,何不像北京青年里面的角一样也出去走走?”于是就把这个想法提了出来,结果显而易见,俩小伙子欣喜,一拍即合,谋划着:那就过完国庆节当天,10月2号即从长沙出发去杭州。刚好杭州在10月底有个马拉松赛事,而许莫平常就有跑步的习惯,他顺势在杭州马拉松官网上把名就给报了。国旗,五星红旗是少不了的,一面大的:长192厘米,宽128厘米。数十面小的:长19·2厘米,宽12·8厘米;中国南方的交通地图,细致到县道,乡道,2米*2米(2012年那会儿还没有高德,百度等导航app);得有相机,淘宝网上买个998元的佳能相机;唐飞爱骑行,得有自行车,买辆500块的,还是全新;而许莫却说,他得用自己的双腿从长沙跑到杭州,而且,一路上不会花他们自己一分钱,因为只有这样子,才能更好的体验生活,体验人生百态。
2012年10月1日的国庆节与往年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大一样,许莫和唐飞俩还是照常过着日子,一个买菜洗碗,一个烧菜做饭。因为这俩小伙过的平静,安宁,和谐,多年后总有朋友调侃他俩不像一对好哥们,倒像一对好夫妻。傍晚,他们俩约上在长沙工作的高中同学:高俊。高俊这位老同学其实“名不副实”,人不高,也不俊,圆脸,微胖,乍看起来,略显憨厚。但打小在镇子正街面上长大的高俊相对于两个自乡下农村里长大成人的许莫和唐飞来说,高俊骨子里会多了几分圆滑和精明。三人找了间饭馆落座,叫了几个长沙小炒,几瓶啤酒,喝了起来,席间,许莫说起了去杭州走一趟的打算,为表决心,把银行卡交给了高俊,高俊收下了,没多说什么,就提醒了一句“没到杭州,可别联系我,要我给你们打钱。”当然,许莫是信誓旦旦的,直言“不到杭州心不死”。其实,在高俊内心里是无法理解许莫,唐飞他俩这种不花费一分钱,徒步从长沙去杭州的行为,他很不看好这次所谓的“体验生活”计划,也可以称之为“裸游”“穷游”计划,且不提这一路上身无分文会遭遇的饿肚子,餐风露宿,安全无保障等风险,这全然是吃力不讨好,但是他不会出言制止。因为高俊清楚的知道许莫这个人决定的事,绝无回旋之可能,而唐飞,唯许莫是从。是呀,其实,连许莫他自己都不知道从何时起,在别人眼里是极度反常,不可理喻的事情,在许莫的心里却是理所当然,心安理得。
晚上9点回到小租房,他们俩用新买的佳能相机给彼此照了张相。照片里,许莫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瘦。174cm身高的个子,体重却只有54公斤,原是夏季男青年常理的清爽碎发,硬是留到了入秋,又长又密,为了不盖住额头,他也只是每次洗头后随意的把额前的头发往后梳梳,不修边幅,当然谈不上什么发型。双眼皮下的大眼睛倒是多了些许灵动,眼神深处总会时不时的透着不屈,不甘,不愿的光。一张消瘦的脸颊,头颅却总是会倔强地往上扬,22岁的年纪,无论经历了多少苦难,无论内心多么地坚强,给旁人的感觉还是会有些许青涩,稚嫩。唐飞不一样,一看面相就老实憨厚,177的身高,80公斤,平头,微胖,脸上也有肉,笑容可掬。重新整点了行装,担心会落下些什么。唐飞的自行车手把两端,车头车尾都插上小国旗,许莫的背包(书包)两边的网兜也插上国旗。这一夜,许莫和唐飞睡的蛮好的,没有睡前座谈,只道:“早点睡,明天还得早起出发。”这种波澜不惊,说干就干的劲头,称之谓何?当时的许莫并不清楚,直到不久的后来听他读过本科已经就业的表姐夫将这种精神称之为“执行力”时,他才懵懵懂懂,而要许莫真正了解自身以及深刻理解“执行力”这个词还需要很多年。
《北京青年》剧中的男一号何东在重走青春的路上,重新认识了自己,改变了心态,迎来了人生的新高峰,是个圆满的结果。较之何东,当时许莫的想法就很简单,长沙到杭州,一路好风光,按照他们设计的旅途路线,一千一百多公里,他每天跑六十公里,不用二十天即可到达,时间充沛,跑过去,修整些天,刚好能参加十月底的杭州国际马拉松比赛。至于参加完马拉松比赛之后做什么,许莫心里确实有个模糊而又害怕直面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