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宋超自己都没意识到,他现在掌握的一些技术,:连一些国营的大厂都没掌握,或是掌握的没有他好
甚至,罗军在香江的这些天,还打听到.
有一些欧洲的商人,在兜售一些废弃的设备
比如,比罗军爷爷岁数都大的海德堡印刷机,还有各种民国时期的冲压机
当然这些设备,都在欧洲本土,并没运到香江,而且卖这些设备的人,也多是把潜客户,定位在那些历史博物馆,以及喜欢收藏老旧设备的收藏家身上
并没意识到,这些设备,其实还有其他用处.
显然,他们并不认为,除了这些博物馆,还有人会愿意购买这些老掉牙的家伙
至于都懒的把他们运出国去兜售,因为单单是运费,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其设备本身的价值.
在没有具体买主的情况下,谁会把这些老家伙运到千里之外的香江
可罗军却是想要的,原因无他,因为这些设备可都是宝贝,它们在几十或者一百多年前,可都是用于制作当时银元,和纸钞的设备。
有了这些设备,配上宋超的做旧技术,制造出数量可观的银币流入香江市场,那可不是一点点的利润.
要知道,论起对机制币的收藏,老外可是领先国人很久的.
书归正传,有为曰本客商准备的,自然也就有为欧美客商准备的了.
这第二类嘛,自然就是欧美客商,别看现在的欧美客商似乎购买力大不如前,但那也分品类
罗军就发现,相比曰本的藏家,欧美的藏家对于华夏的字画喜好程度,显然就要差很多了.
这也不完全是因为审美,而是他们对于华夏字画的鉴定水平,实在是太过初级,以至于上当上多了以后,对自己的鉴定功力有了准确的认知
字画这玩意的作伪,可不是到后世才兴起来的,那是自古就有.
而且临摹的也大多是高手,就连许多天天与字画打交道的大文豪,都有看走眼的时候,就更别说那些鬼佬了.
而相比字画,这些鬼佬显然更喜欢像瓷器、唐三彩、青铜器这类文物,而且以瓷器为主。
为此罗军也刻意做了准备,不过以现在宋超那里的人手和设备,想要大规模仿制瓷器,不太现实,这次运过来的大多都是修复非常好的一些残器.
至于仿制,罗军准备有机会找机会去趟景德镇,毕竟论起瓷器仿制,人家那边才是行家
而这第三类嘛,就是湾湾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客商,也就是现在的亚洲四小虎,与曰本一样,现在也是他们最黄金的时期,也是黄昏前的疯狂
罗军发现湾湾那边的客商,比较喜欢捡漏,专门去挑那些争抢不是很凶的品类,比如一些明清硬木家具、各类古籍、孤本等
不得不承认,这些湾湾的客商眼光还是不错的,他们挑选的这些,现在的价格都不高.
可后世的上涨却都很猛,尤其是明清家具,价格简直是坐着直升机原地起飞.
而相比湾湾客商,东南亚客商的喜好就变得五花八门起来.
有的喜欢购买佛像、佛塔,有的则是喜欢购买名贵奢侈品,名表、宝石这些.
有的又只专注于翡翠,可以说是什么都有.
但这些人又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自己看好的品类,很舍得砸钱,有的甚至可以多花几倍的价格,拍下自己喜欢的藏品
根本不去管,那些藏品是否值那个价钱,也不去管这些藏品,以后还会不会升值.
对于这种人,罗军是最喜欢的.
如果说仿造那些有着上百年,或者几百年的文物,还有些难度的话.
那么仿造那些奢侈品,对于罗军这个后世人,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甚至,罗军那都不能叫做仿造了,那是直接臆造,或者说是创造.
直接把很多后世见过的好设计照搬过来,都用不着让宋超出手,直接在香江,就有大把的人可以仿造.
当然,罗军仿造的这些奢侈品,都没有牌子,他也不会去费心的仿造那些包包什么的,那样太容易被戳穿了,他仿造的都是那些设计感十足的手饰
比如用碧玺、蓝宝石、沙佛来石、石榴石、祖母绿、紫晶、橄榄石这些五颜六色的宝石配在一起.
让匠人按照他从后世照搬来的设计,做成一对耳环,固然这对耳环的成本不会少
可把这样一对市面上绝对找不到的,独特设计耳环放到拍卖会上,肯定会有冤大头去抢
尤其是那些带着女伴去的土豪,即便是为了面子,也会花钱去抢.
可能算上工匠成本,才不过几万块的一对耳环,经过一场拍卖,就能翻上几十倍.
甚至与其说是拍卖,倒不如说是另类的炫富更合适.
这种更有点像是后世,某大哥去人气主播的房间打赏,为的就是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他花了多少钱,把这对耳环拍下,送给了身边的女人
说白了,要的就是个面子,只要有了面子,这钱也就花的值了
当然,意识到这点的并不止罗军,但这个年代,能够做出这种东西的,除了罗军,却没几人
经过这长达一个月的准备,这次的预展,果然没让罗军白费功夫,他提供的拍品,明显成为了预展中的主角,引起了很多鬼佬、曰本客商、以及东南亚客商的关注.
他们当然会关注了,因为这些东西,压根就是为了满足他们需要搞出来的.
至于香江本地客商和湾湾客商嘛,罗军直接忽略了,一来毕竟都是同胞,能坑外人尽量不坑自己人,二来也是他们的口味实在是太刁
湾湾客商喜欢的那些东西,仿造太困难
就像明清家具,这玩意基本没法仿造,木料是不是真的,一看就知道
根本没有仿造空间,而且即便可以仿造,这么大的物件,运到香江也很麻烦,根本得不偿失
要是真东西,罗军自己留着还不够呢,还能大老远给他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