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这位施罗德,还不愿意在罗军面前,说出他自认为机密的投资计划。
不过在克里斯的示意下,施罗德还是选择了妥协。
因为他太想说服克里斯了,只要克里斯能通过他达成这项投资,那么他也将拥有一次咸鱼翻身的机会
另一点也是因为,他自觉像罗军这样,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小青年。
估计一辈子连一万美元涨什么样子都没见过,即便听到了这个消息,又能对他产生什么影响呢?
也正因如此,这位施罗德随后对这项投资计划,前景以及各种细节,讲的十分到位。
让作为听众的克里斯,听的也是频频点头
罗军虽然能听出对方话里,有很多地方是在明显夸大。
不过罗军也不得不承认,对方大体分析的还是比较到位的。
如果未来,没有发生那次重大空难,这笔投资还真很可能像对方说的那样大赚。
而且罗军听出,参与这笔投资的机构,还不止一家。
听对方的意思,是有好几个米国投资机构,都在曰本大肆投资。
而这笔曰本航空的投资,也只是其中的一项而已
开始罗军还不明白,像施罗德这些米国佬,怎么会突然对像是曰航这种公司感兴趣。
因为即便达到对方理想的状态下,这笔投资的回报率也不会很高,众所周知,航空业在各国都是赔钱的生意。
可他越听越不对劲,突然罗军联想到现如今的时代,八十年代中期,正是曰本国力最强盛的时期.
早在几年前,曰本在米国的直接投资和证券资产,就已经超过2850亿美元。
更是控制了超过3300亿美元的米国银行资产;购买了超过40%的米国国债。
米国纽交所,每日交易量的四分之一,都与曰本资金直接相关。
米国市场上20%的半导体设备,30%的汽车和50%以上的各类机床,以及大部分消费类电子产品,也都是由曰本出口到美国的.
如果说后世的咱们,还算是猥琐发育的话,曰本纯粹就是明目张胆了。
而最为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曰本某企业,买下了象征美国标志的世贸中心。
可以想象,那时的米国人的心态,一点也不比二战时被偷袭珍珠港来得强
也正因为这个标志性事件,米国金融精英也正式开始酝酿一场金融战争。
准备搞垮曰本经济,用正治、国际影响等一系列的骚操作,全力遏制曰本经济,用以维护米国霸权
而这一系列骚操作中最为着名的,就是米国拉着几个欧洲的金牌小弟,在纽约广场饭店,强逼着曰本签署的《广场协议》。
说白了,就是人为操控汇率市场,让日元对美元升值,进而降低曰本出口产品在海外的竞争力
或许有人会问,小鬼子怎就那么听话,你让我签我就签?
这还真不是小鬼子听话,而是人家米国大兵就住在你家里,你敢说个不字吗?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除了打压小鬼子的出口以外,还带来一个附加效果。
就是让很多米国的游资,都瞄准了曰本的国内市场。
无论是房产还是股票,尤其是优质资产,不怕你不赚钱,只要够稳定就好。
因为那些米国游资看准的压根就不是这些股票、房产的自身潜力,而是日元对美元升值后的汇率利差。
他们这一出一进,只要米国迫使日元升值的政策不变,他们这些游资就是稳赚的
而且米国政府还乐意看到他们这么做,因为他们这样做,也是在变相的帮助米国政府抬升日元价格.
罗军想通这些,也算明白了对方为什么突然要投资曰本航空了。
无非是想趁机接着日元升值大赚一笔罢了,而无疑,这个时候能筹集的资金越多,赚到的钱也就越多
而就在施罗德讲完,正一脸正色的等着克里斯答覆的时候,却见克里斯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十分突兀的一转头,对着罗军的方向问道:
“罗,你怎么看?”
克里斯刚问完,那个施罗德脸色就是一黑.
原因无他,我一个米国来的投行精英,费尽口舌的和你说了这么多。
你不信我也就罢了,居然当着我的面,去询问一个第三世界的神棍?
没错,在施罗德眼里,罗军就是一个类似巫师、神棍之类的东西。
他也不清楚,为什么克里斯会那么信任罗军,他有几分嫉妒,但更多的是郁闷
罗军听了,则是心中暗笑,心说这个克里斯是真会为我拉仇恨啊,想必此时的这位施罗德先生,都恨死自己了吧?
不过罗军根本不在乎,这位施罗德是否高兴,直接给出自己的建议道:
“我不看好!”
“什么?你不看好?你一个华夏人,你懂什么?
你知道什么是广场协议吗?
你知道g5财政峰会吗?
承认了吧,你就只是一个信口雌黄的华夏巫师罢了,也许你会蒙对那么一两回,不过也只能蒙对一两回而已”
此刻的施罗德,被罗军否定后,叨叨的说了一大通.
这些他即是对罗军说的,同样也是对克里斯在抱怨,说完还不忘冲着克里斯摊手道:
“克里斯,我真的对你很失望。
原本我以为,你会是一个有着战略眼光的决策者。
想不到,你居然宁可相信一个华夏巫师,也不相信专业人士的建议!”
听着施罗德的抱怨,克里斯微微皱眉.
他确实觉得施罗德之前说的有些道理,起码是听起来很靠谱。
从施罗德之前给他的分析来看,上到国际形势,下到产业报告,都说的有理有据,在反观罗军这里,就只有四个字:
‘我不看好.’
这前后的反差也太大了,不由得让他怀疑起罗军之前的那次判断,是不是蒙的?
此刻的克里斯看着罗军,淡淡的问道:
“罗,你难道不想解释几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