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罗军并不知道,他刚刚追讨回来欠款,自己的那点奖金就被厂里惦记上了。
不过即便是知道,这也不是他目前最在意的事,相比那点奖金,他现在最为关心的还是那批青铜器的安全
罗军从厂里和财务科的人交界完,就第一时间打了一辆出租车去了蓟州。
开始出租车司机,一听说去那么远还有些不乐意呢。
推脱让罗军去坐长途车,这年头的长途车可不像后世的长途车,是有站的。
路上几乎是看到有人就停,两个小时的路,开个一下午,都是经常的事,罗军当然不肯,又祭出了老套路,拿钱砸。
二十张大团结往挡风玻璃下面一拍,之前还一副臭脸的司机,瞬间就笑脸迎人了.
这让罗军不得不感慨,虽然现在还没彻底放开,但是金钱的魔法伤害,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了
而罗军之所以那么急,当然是因为从西原运回来的那批青铜器,都被他安排老二王建国放在了蓟州。
一来是这里距离滨海市区有一定的距离,不易被人察觉那里和他有关系。
二来,也是他本身在蓟州的人头就比较熟。
之前去蓟州收古董的时候,认识的那个小姑娘小芳。
她父母之前一直帮罗军在他们附近几个村子收山货。
当然罗军也说了,如果有过来送瓷器、玉器之类的老东西也都可以收,钱嘛看着给就行。
或许有的人会觉得小芳老爹也不懂,这不是乱撒钱嘛.
而事实就是罗军,还真不在乎乱撒的那点钱。
他深知在这年头的蓟州,那些村民可能敢对他这个外人狮子大开口。
要个几十几百的,可对于本村的乡亲,明显底气就虚的很,大家都是一个村的,谁不知道谁啊
别说几十几百了,几块钱小芳爹都会卡的很死。
而且罗军也知道,千万不能小看任何人,谁说农民眼力就不行了?
眼力不行,是因为之前根本就不在乎,不把这个当回事。
君不见后世多少农民兄弟,从草根一步步把眼力锻炼出来了,甚至反过来去割那些大佬的韭菜。
其实古董眼力这东西,还真没有那些专家教授说的那么玄乎。
懂的知识多固然有用,可就是有一些人,一眼打上去,就知道东西对不对,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能力也重要。
许多人就是因为见的某类藏品太多了,以至于东西拿过来上手,看一眼,就本能的会觉得舒服不舒服,舒服的不一定对,但不舒服的基本都不对.
而往往也是第一眼看了舒服后,才会继续仔细看
就好比当年的溥仪和王国维,在一次聊天谈话中
聊得正起兴的时候,王国维拿出了几件珍藏的古董,又是金石,又是字画,想给溥仪上一堂古董鉴赏课。
(当时的王国维是溥仪的老师,在南书房行走,传说是唯一能在紫禁城里骑马的人。)
当王国维讲完后,把自己珍藏多年的藏品递给了溥仪,让其仔细观赏一下。
溥仪小心接过古董后,在手上掂了几下,然后拿着上下翻看,说了一句:
“老师,你这就开始考我啦?这些都是赝品呀。”
王国维一听,有点懵,还以为溥仪开玩笑呢。
自己收藏的东西,怎会是假的?
凭借自己对古董的涉猎,虽说不是行家,但是辨别真假的能力还是有的吧?
可溥仪扔坚持自己的看法,王国维对溥仪的话,也是半信半疑。
第二天,王国维带着藏品,去拜访了几个长期研究古董的朋友,让其鉴定后,都说是假的!
这下他这老师,反被自己的学生给上了一课!
后来,当溥仪再次来拜访王国维的时候,王国维问到:
“你是怎么看出我的藏品是赝品的?”
溥仪笑答道:
“我完全不懂你们鉴别真假的那套方法,我就掂了掂,再看了看它的样子,就是感觉和以前我家里的那些不一样。”
这段故事在后世也成了美谈,更是许多古董圈子里面人们的谈资。
其实这段故事讲的就是看的多,过手多的重要性。
不仅是古董,对于奢侈品、以及后世流行的aj篮球鞋等等都是一样的道理。
对于你来讲可能那些东西都是知识,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讲,那些东西就是常识。
或者连常识都算不上,就好像糖本来就是甜的,你让他解释,他也解释不清楚,他还会觉得很奇怪,本来不就是甜的吗?
而罗军之前,和小芳他爹说的也很清楚,如果收到好的东西,罗军一定会加价两倍、三倍,乃至于几倍的钱,从他手里回收。
但是如果小芳他爹自己收的价高了,收赔了,那也要自负盈亏。
罗军之所以这样,当然不是钱多了烧的,也是为了能让对方长记性。
他现在身边,能帮他做这种事的人实在太少了。
老叶师傅算一个,但是老叶师傅的岁数太大,腿脚又有毛病,实在不是太好的人选。
反倒是蓟州的小芳他爹,一开始罗军并没有多重视,但是后来几次。
那时还是他担任信托商店经理的时候,他让小芳他爹,负责帮着收村民的山货,然后和过去的司机对接、对帐。
这看似简单的工作,罗军可是知道,并没有那么简单的。
单单是要让那么多送山货过去的村民都能满意,能保证在货车过去的时候,不耽误时间。
还有把基础的帐目写清楚,让信托商店过来对接的人能看的懂。
能做的这几样,就不简单了。
起码罗军在那个村子,没发现其他别的村民有这种能力。
而更加难得的是,小芳他们一家的为人,还都很老实,没在其中搞什么猫腻,这就更难得了。
罗军也是冲着他们这家人的这份人品,才敢让老二王建国,把那批青铜器藏在小芳他爹的村子里。
当然罗军做事还是比较谨慎的,他之前就嘱咐过老二。
他到之前,让老二王建国24小时,不得离开那批东西一步,当时老二还在电话里问罗军,那批东西究竟是什么,可罗军愣是连老二都没告诉。
这也是因为罗军甚知,处事不密则失身的道理,有的秘密,并不一定要告诉给最亲的人,告诉了有的时候,反倒会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