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实本地的地方政府,在乎的也不是小鬼子他们,捐献的那几件文物。
毕竟这个时代华夏文物的价值,还并没有得到完全体现,属于价值洼地,并不受重视,相比文物,政府更看重的是外汇。
甚至可以这么说,当时政府是愿意将一部分古董,卖给老外去换取外汇,来发展经济的。
当时的少出多汇政策,也正是来源于此。
在加上,现在这个特殊时期的多重利好因素。
第一,曰本的经济现在发展迅猛,大有把他们的米国爸爸都拉下神坛的意味。
放在后世的视角当然觉得十分可笑,但在当时,单论经济发展,真的有很多人这么觉得
第二,如今正是咱们与小曰本的蜜月期,在加上这位田中先生,本身就自称左翼人士,属于被咱们认为是自己人的那一类。
第三,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地方政府,会觉得田中捐赠文物的举动,是个信号,什么信号?
当然是田中背后的财团,准备投资当地的信号了.
不然人家会闲的没事,来给你白送东西?
不过事后证明,这些都是那些政府要员想多了,人家田中背后的财团压根就没这想法。
而且田中在财团内的话语权,也远没有地方政府想的那么高。
之所以捐赠文物,完全就是为了在当地政府那里,刷点好感度,以便之后的田中方便在内地活动罢了
不过若说田中捐献给滨海博物院的文物里,一件值钱的都没有,也是冤枉了他。
其中有一件明末清初的大画家郑重的画作《江山胜揽图》就堪称国宝级的文物,当初因为捐赠交接这件文物,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当时,也正是因为这副画,让田中的名字在滨海上层圈子里名噪一时.
而事实证明,这位田中的做法,确实起了不小的作用。
让他仅凭那副名画的捐赠,没在内地投资过一分钱,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那些在内地投资建厂的跨国公司高管,享受着同等的超国民待遇
可坏也坏在那副画身上,偶然的一次机会,他认识了罗军这个年轻的华夏人。
原本在田中的眼里,对方不过是一个滨海本土的文物贩子罢了。
就像他之前认识的那些华夏文物贩子一样,应该只是一群无知的二道贩子罢了。
甚至连自己国家古币上的字都念不出来,明明是元代的满文至正通宝,却被那些贩子当成大元通宝卖给他.
原因是那些没文化的古玩贩子,对于蒙文的古币,只认识一个大元通宝,而且他猜测,即便是那个大元通宝,恐怕也不知道是从哪听来的.
这样都还算好的,甚至他还遇见过,在购买一些华夏农民手里文物之时。
珍贵的南宋石造像罗汉首,脸部明显被小孩子拿刻刀乱画
以及带有错金铭文的珍贵秦代青铜权,在前一天他已经和那人商量好价格后。
转天那人,居然为了把上面那点金粉隐匿下来,而连夜把错金全部搓了下来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两方都不想看到的,失去了错金铭文的铜权,变成了普通的青铜权。
田中当然不会再买,而且还非常生气对方的行为,可也无可奈何.
而那个卖主也因为无知,不仅没有得到所谓的金粉,还错失了愿意花大价钱的买家
这种事遇的多了,在田中眼中,自然就产生了一种来自文化上的优越感。
在他心里,觉得大多数的华夏人都是无知的,起码对于文物知识方面,都是无知的。
对于本国文物的认知,甚至还不如他这个外国人。
也正因为这种心里作祟,更加让他觉得那些珍贵的华夏文物,理应由他这个更懂文物的人来收藏。
甚至,他还给这种行为定义为保护,他觉得他是在保护这些文物
只不过最后,他保护着、保护着,就保护到了他所在国家,所在家族的家族博物馆里去了
但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所以罗军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虽然当时对方很礼貌。
但罗军却仍能从对方身上,感受到那种让他极为不爽的优越感.
而这种不爽的感觉,也随着两人的交谈深入,让罗军越来越加深
那个田中先是说明了自己,十分喜欢华夏的许多文物。
还声称,他对那些华夏青铜器、明清的官窑瓷器都十分热衷,可华夏的官方却有很多专门对外国人的限制,让他无法从正规的渠道购买到这些文物.
他对这件事情表示很苦恼,甚至还对华夏政府的相关政策表示不理解。
觉得华夏现在既然要走商品经济的道路,那就应该完全放开,还说什么文物也是商品的一种。
并说明那些欧洲的名画、他们幕府时期的武士刀,埃及的法老权杖,甚至连木乃伊,只要有钱,都可以完全无限制的,从国际文物市场上购买
罗军当时心想,哼哼,小鬼子,现在你们最有钱的时候,肯定是什么都想用钱买,想敞开了买?
行啊,等着到了30年后,华夏发展起来了,随你们敞开了买
罗军知道,都用不了那个时候,早些年,许多小鬼子的家族就因为扛不住房产泡沫,大批量的把以前吃进去的华夏文物,又都吐了出来.
但虽然他们吐了出来,但这些华夏文物,还是让他们赚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收益
以前也许就是一对曰本夫妇去香江旅游,顺手购买的古董,到了后来放在拍卖市场,可能就能换到几万美金
罗军知道,这是大势,不是他一个小民能解决的事情,他也无心去解决。
但当时这位田中桑,有可能是太嘚瑟了,也或许是觉得和罗军聊的太投缘了。
因为他当时接触的罗军,还是他在华夏遇到的第一个如此了解华夏文物的人.
以至于让他产生了不该有的炫耀之心,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他居然会对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小青年有了这种心思.
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份嘚瑟,引出了后面让他不敢相信的事.
那天他带着罗军去了他捐赠的滨海博物院,看到了他捐赠的那副《江山胜揽图》。
罗军不看还好,一看到这幅图,脑海里瞬间回忆起一件当年轰动一时的往事.
嘴角,也随之缓缓的咧到了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