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古玩捡漏从1985开始 > 第12章:知识碾压

第12章:知识碾压

    罗军转头,看到是刘助理,连忙笑着打招呼笑道:


    “刘助理!”


    眼前这个冲自己说话的人正是他记忆中后来当上红星厂厂长的刘长青。


    不过这会他还只是一名厂长助理,虽然算是天子近臣,不过论级别也就是一个中层干部。


    这会正一边说话,一边拿着抹布擦手呢!


    “哈哈,你也好,你是供销科老罗家的大小子?”


    “是啊,刘助理,去年我还和我爸来您家拜过年呢!”


    罗军这会又搬出了他在门口时对刘长青爱人的说辞。


    其实他去年压根就没和他老爸一起来过,是他老爸自己来的。


    不过这都无所谓,无非是客气一句。


    而且他敢打赌,像刘长青这种厂长身边的红人,过年来拜年的多了,他不可能都记得。


    果然,刘长青下一句就假装客套道:


    “哈哈,记得,记得,没想到你小子都这么大了。


    我还记得我刚进厂子的时候,你才上初中吧?”


    “是啊,刘助理,我现在高中毕业都两年了!”


    罗军试探性的把话题向招工进厂这边引.


    可刘长青却佯装着岔开话题道:


    “哈哈,这是家里,不要老刘助理、刘助理的叫了。


    我比你大几岁,你就叫我刘哥就行了!啊!”


    罗军表面笑着,心里却暗道老狐狸一只,但嘴上还是顺着对方话头道:


    “那可不行,您和我爸是同事,又是领导,我这么叫不乱辈分了嘛!


    我听我爸说您以前是搞技术出身的,要不我管您叫刘工吧?你看行吗?”


    罗军不留痕迹的恭维道。


    他后世听不止一个人说过,这个刘长青最得意的就是他是技术出身的,在当上厂长以前最爱听别人叫他刘工。


    果然,被罗军这么一说,刘长青哈哈大笑道:


    “哈哈,你个小罗啊,哪学来这么多弯弯绕?


    行,随你怎么叫都成。


    坐吧,站着干嘛啊!”


    罗军答应一声坐在椅子上,张嘴想向刘长青直接说明来意,同时也把手里那用报纸包裹的青石方砖也放到了桌子上。


    “唉,好嘞,刘工,我今天过来,是想求您.”


    没等罗军说完,面前的刘长青再次笑着岔开话题道:


    “哈哈,小罗啊,既然来了家里,咱们不谈公事。


    我刚才看到你一直冲着我家的花瓶仔细打量,怎么,你认识它?”


    或者能知道点港台明星,但对古物的了解,恐怕还不如一个喜欢华夏文化的老外了解的多,尤其是罗军这么大的小青年。


    而刘长青之所以这么问,一来是好奇罗军为什么会对自己的宝贝感兴趣?


    二来也是故意岔开话题,因为这两年自从他当上厂长助理后,来家里找他疏通关系,想进厂、换岗的人太多了。


    ‘哼哼,老狐狸,想堵我嘴?


    老子不露点真才实学,真拿我当生瓜蛋子?’


    罗军此刻心里想着,嘴里跟着道:


    “认识,瓷器嘛,谁不认识!”


    “噢?哈哈,对,是瓷器,那你知道这是什么瓷器吗?”


    刘长青本来还真对眼前这个大男孩有那么一点期待,可当听到罗军说话后,却是哈哈笑了起来。


    ‘看来是我想多了,毛头小子一个,怎么可能认识古瓷!’


    谁知下一刻,罗军换了副神态,自信的侃侃而谈道:


    “什么瓷器,这要看从哪说起了?


    论窑口,这是典型的龙泉窑,论断代


    先说器型吧,您刚才管它叫花瓶,应该是故意考究我呢吧。


    这件瓷器的器型我没叫错的话应该叫‘觚’。


    是由古铜器中的‘觚’演化而来,战汉的觚原是酒器,后又演变成祭器,用于明堂或各式大典。


    因其器形端庄得体,宋代以后进一步转化称为陈设器。


    而这种花觚造型,自元代开始流行,以龙泉窑最为有名。


    而像您家柜子上摆放的这件花觚特征明显,就是典型的龙泉窑作品。


    从样式、造型来看,小子不才,猜测断代为元末明初时期左右。


    如果给它起个名的话,大概应该叫‘元末明初龙泉窑刻缠枝牡丹纹花觚’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您这件花觚小了点,算不上精品”


    刘长青:“.”


    听着罗军一口气滔滔不绝的说完。


    弄得自认高级知识分子的他一下子听傻了.


    他是真没想到,眼前这个小年轻在古瓷领域的知识居然还要远高于自己,这个年头相关的书籍极少。


    以他的知识、见识,也就只能鉴定出他手中的这件瓷器是件龙泉窑的花觚。


    却没料到,眼前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居然一口就敢断定他这件花觚是元末明初的,而且说得头头是道,还弄得他无法反驳.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罗军的断代完全是根据后世经验半懵半猜的,只要是龙泉窑的东西,那十件有七八件都是元末明初的,就算不是,你咬定说是,对方要是二半吊子也得含糊。


    除非是清仿的,但清仿的龙泉窑做工明显比元末明初的工艺好的多,一眼就能分辨。


    但这些刘长青不知道,这就是后世大数据时代赋予罗军的知识碾压.


    罗军露的这一手确实是把刘长青给震了,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道:


    “我倒是忘了,你是罗老的孙子?


    有这点见识也不算奇怪。”


    刘长青自以为找到了答案,面色恢复如初。


    像他这种走仕途的,早已习惯喜怒不形于色,刚刚的吃惊已然算得上少见了。


    罗军点点头,也不拆穿对方,有些误会对他更好。


    这回罗军没在兜圈子,直接径直的把青石方砖裹着的报纸打开。


    下一刻一块周边漆黑,面上如火烧过痕迹的长方青石出现在刘长青的眼前。


    只瞄了一眼,刘长青就认出了这块青石。


    心中想着:


    ‘端砚?不对,未经加工,这应该是一块用来制造端砚的砚材!’


    接着刘长青下意识的将桌上的砚材伸手拿起观瞧。


    看包浆、磨损,应该是清早期的东西。


    单是这块老的砚材,就已经很难得了。


    更难得的是这块砚材侧面还有楷书五个大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