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的1995小农庄 > 第六百五十二章

第六百五十二章

    秦岭的秋,是最适合秋游的。


    天高云淡,阳光温暖,虽没有春天的鲜花盛放,风里也没有花草清香,但风景之绚烂,与春天的姹紫嫣红相比,别有一番动人的美丽。


    或者说,秦岭的秋天,是秋叶的姹紫嫣红。


    山林层层叠叠,一层一层的秋叶,呈现出各不相同的颜色,那些颜色隔一天就是一个变化,越往深秋就越明显。


    某些山中甚至一日三变。


    那真是如同一副会流淌变幻的油画一样。


    陈凌父子俩回村的时候,是从林场的路绕回去的,因为来的时候在校门口听人说起,好像有人在晚上看到河里鳖王爷出现过。


    他觉得蒜头最近出现的有点频繁了,就想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结果转了一圈,没把蒜头叫出来,估计是不在附近吧。


    他也不介意。


    瓦蓝的天空,远处美景如画的山林,天上飞来飞去的候鸟,让父子俩心旷神怡,心情大好。


    大的吼山歌,小的哇哇大叫的。


    早就把饼干厂前的闹剧忘到了脑后。


    这里的林场没什么人来,向来人少,他们这么大呼小叫纵马奔腾,那也很好玩的。


    就这样在中午前赶回村里,到了自家院子,火炕的事已经不用他帮忙了。


    陈小二他们在,赵玉宝他们也在……


    来帮忙是一方面,另外他们过冬也需要火炕啊。


    就互帮互助吧。


    但不管咋样,来帮忙就得管饭呐。


    当然今天是不用陈凌下厨了,丈母娘和二嫂婆媳俩已经弄好了。


    做的蒸面条跟蛋花汤。


    回家就能吃。


    今天晌午饭就属于早的了,吃着饭,陈凌拉着王庆忠两口子说起辣条机的事。


    这件事他还没从跟两人说过。


    两人一听辣条还能用机器做,就很惊讶也很奇怪。


    一下子有点想不通。


    陈凌也不多做解释,就简单告诉他们:“做辣条的机器短时间还做不出来呢,批量生产肯定不行,不过不着急,咱们现在不用想那么多。


    这些天我去山里跑了几趟,突然觉得咱们之前是有点钻牛角尖了。


    二哥二嫂,你们在家没事了还是继续弄吧,就算做不成功,达不到我做的标准、没有我那个好吃也没啥事……


    咱们做出来了就拿出去卖。


    哪怕稍微便宜点。


    咱们慢慢练习嘛,你们说对吧?”


    两人听到陈凌这么说,一想也是,王庆忠更是一拍脑门,心说老担心做不好了会浪费。


    爹娘守着,又怕爹娘看到了唠叨,做不成了,又对不住妹夫一片好心意。


    还是想太多了。


    想太多了,做事急切了,就容易钻牛角尖,走进死胡同出不来。


    这人啊,最怕的就是这个。


    陈凌也是最近去山里次数多了,天天跑来跑去,架鹰遛狗的,心情开阔了,一下子想明白了。


    原来还是自己要求高了。


    想想前世见到的那些辣条吧,最开始起步的时候不也是五花八门、乱七八糟,好吃难吃都有吗?


    各种类型的辣条,种类繁多,那都是一步步演化过来的。


    哪有一下子就做的特别好吃的呢?


    王庆忠他们这才刚上手,怎么能要求太高。


    况且,现在这时候的娃子们,口味也没后世的刁钻,就算二舅哥两口子做不到自己那个标准,也比大多数零食好吃了。


    毕竟配料在那里摆着呢。


    “先这样,没啥事了就在家继续做起来,咱们就捡着那些特别简单的来做。”


    陈凌说的简单的辣条,就是豆皮的那种,不弄面筋了。


    只需要简简单单的豆皮泡发起来。


    在炸好的料汁里面过上两遍,吸足了味道之后,裹上一层红彤彤的辣油就能去买了。


    “好好好,这个简单啊,这个我跟你嫂子有信心。”


    王庆忠听了就很高兴,说:“到时候接送真真的时候,我跟你嫂子就能顺便去卖辣条。”


    “是啊,接送真真也能去。”


    陈凌笑呵呵的道:“那什么,新凌中门口也能去卖,咱们家小院子不就在那儿嘛,实在不行就在那边院子里弄,随时做随时卖,这太方便了。”


    “哈哈哈,说得是啊,爹娘还说来着,你弄这到处是家,都住不过来了。”


    王庆忠越听越觉得可行。


    二嫂郭新萍也说:“是啊,这房子里还是得有人气儿才好,我跟你二哥到时候每天去转转,在那边烧烧火。”


    “也不用每天去,辣条这东西重油重盐重辣,保质期比一般的小食品长的多,弄得多了卖不完,也不怕。”


    陈凌应着赶紧把一钵子蒸面扒拉完,又去盛了一大碗蛋花汤,一边喝,一边剥着鹌鹑蛋吃。


    现在自己当创始人了,就不能被局限住啊。


    又没人跟自家竞争,味道好了,想咋弄就咋弄呗。


    用豆皮取巧又咋了。


    慢慢来呗。


    什么辣条、辣片、辣条丝,先把这买卖做起来再说。


    这买卖小归小,做起来容易。


    总比二舅哥两口子大冬天趟风冒雪在山里到处收粮食来得好。


    其实最开始的辣条就是豆制品做的。


    那时候也不叫辣条,就是酱豆干类的,茶干那种,当吃辣的湘赣地区很受欢迎。


    但是么,后来九八年大洪水,把黄豆的价格一下子给抬上去了。


    翻倍上涨。


    价格高了,那就没法用豆制品了,所以才改成用面粉替代大面筋,也就是后来的辣条了。


    ……


    这天的下午,老周他们都陆续走了,临走前,西游记剧组的专门又来找陈凌,签了个简单的协议。


    他们相中了二秃子,给的条件还是比较优厚的。


    有周卫军两个懂行的,他们自然不会玩什么手段。


    只需要明年春天,陈凌去一趟北亰就行。


    陈凌因为要在北亰买商铺的事情,早晚要去北亰一趟。


    所以今天离开,陈凌就跟到村口去简单送了送。


    同行过去送的,还有陈小二,陈宝栓两个。


    陈小二是冲周卫军去的。


    陈宝栓么,当然是因为老周跟那些老板们没少让他和陈大志赚钱了。


    什么平安符、笔筒、鸟笼、花篮各类东西。


    还有雕琢着陈王庄当地风物的小饰品,什么千年巨鼋、龙子龙孙了,什么仙鹤、不老松了……


    dengbidmxswqqxswyifan</p>


    shuyueepzwqqwxwxsguan</p>


    xs007zhuikereadw23zw</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