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5日(农历四月廿八):星期四;晴;风力1-2级;日出4:44;日落19:46</p>
又是凌晨一点多才躺下。</p>
安慰自己:好歹比头一晚早了一个钟头。</p>
早上被闹钟吵醒。</p>
一醒来就觉得闷热。</p>
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确实热了。</p>
毕竟今天可是41°的天气。</p>
起床三部曲。</p>
之后,看看多少度。</p>
温度:27°</p>
湿度:68%</p>
……</p>
右眼胀痛,不知道原因。</p>
用眼过度?</p>
也对。</p>
现在就剩下眼睛很忙。</p>
从早上睁开眼开始这一天就没有个闲暇时候。</p>
开门通风。</p>
楼里上班的人陆陆续续的出门。</p>
对面小夫妻说着话准备出门上班。</p>
卖杂粮、收破烂的,一一走过。</p>
飞机在远处轰鸣。</p>
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早晨。</p>
……</p>
楼里刷视频的声音很大。</p>
是隔壁小伙纸的老爹。</p>
人老了耳朵不好。</p>
没奈何只好关上门。</p>
巷道里今天不寂寞。</p>
一直有人闲聊。</p>
一波走了再来一波。</p>
时间不长,换角很快。</p>
和短幕剧似的。</p>
开着电脑刷文偶尔再水个章说。</p>
惬意得自己都觉得罪恶。</p>
……</p>
十一点半准备做饭。</p>
十二点半吃饭。</p>
吃完开门通风,邻家老爹又在楼道里来回溜达。</p>
两点多睡了个午觉。</p>
醒来的时候就听着巷道里大妈们在热火朝天地闲聊。</p>
一辆车吱嘎吱嘎地过去。</p>
这大半天下来在巷道里来回好多趟。</p>
之所以注意到是因为它独特的动静。</p>
车轴发涩,发出很规律的吱嘎吱嘎声。</p>
每次从窗外路过的时候,声音听上去很挠耳朵。</p>
屋里温度已经升到28°。</p>
胳膊皮肤粘着桌子,黏黏的。</p>
实在是不舒服。</p>
感觉今年的耐热度下降了。</p>
继续开门通风。</p>
过了四点,楼里陆续有人回来。</p>
开始热闹了。</p>
后窗那边烘烤感强烈。</p>
不开窗觉得憋闷。</p>
太难了。</p>
明天还是早点关窗户。</p>
至少不要全开着。</p>
六点出门。</p>
一出门“轰”一下,跟着火似的。</p>
皮肤瞬间沁出一层汗。</p>
整个人像进了蒸笼。</p>
不,糖炒栗子锅。</p>
前些天那种烘烤,和今天一比还是逊色。</p>
那会儿走在阴凉处还是比较舒适,现在完全是没处躲没处藏。</p>
连树荫底下也是热烘烘的。</p>
一上环路就有点后悔。</p>
整个人都不舒服。</p>
刹那萌发干脆掉头回家算了的念头。</p>
突然就明白,为啥高热会夺走年老体弱者的生命。</p>
以前只觉得严寒酷冷会让人失去生命。</p>
现在体会到了高温也一样。</p>
(⊙o⊙)…</p>
只好尽量放慢脚步。</p>
最后索性把口罩去掉。</p>
大街上不少人戴着口罩,不乏中老年人。</p>
这种高热的天气也是难为他们。</p>
反衬勺这个刚踏入中老年行列的显得不堪一击。</p>
总算是坚持下来了。</p>
之前还打算早点出门去晒太阳补钙,今儿这场高温瞬间击溃这想法。</p>
到家看了新闻,火焰山那边地表温度六十多。</p>
w(?Д?)w</p>
感觉惭愧:太弱不禁风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