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七十八章:且听龙吟!

第三百七十八章:且听龙吟!

    安顿传令兵下去休息后。


    朱棣右手端着圣旨转身。


    兄弟们目光瞥视朱棣手中圣旨,瞬间昂首挺胸,激动看着朱棣。


    也就是陛下在世。


    这份圣旨还有效力。


    陛下百年之后,大家伙儿可不会因为朝廷一道圣旨,就千里迢迢回京效力了。


    当然。


    这回大伙儿都是十分愿意的。


    首先,此番回京,就是向大明所有人展示王爷的力量。


    告诉天下人,以后别想着,什么委屈都要王爷忍着、受着!


    其次,当然是锦衣还乡了。


    大伙儿都是从大明走出来的,此番回去,就是锦衣还乡。


    朱棣目光环视一圈,笑道:“朝廷的命令已经下达了,按照之前咱们制定的方案,都去准备吧。”


    “是!”


    铿锵声浪,冲破帅帐传出。


    值守在帅帐外的将士们,情不自禁抿唇,悄悄握紧火铳背带。


    一群人从帅帐内鱼贯而出。


    谭渊、俞靖一左一右揽住蒋进忠肩膀。


    蒋进忠被两杀才夹在中间,没好气道:“你们想干什么!你们是回去显摆,我却要在东番守家,我现在心情十分不好!”


    谭渊、俞靖相互对视。


    俞靖亲切笑道:“老蒋,你即便不回去,都比我们回去好,放眼天下,谁不知道,你老蒋是王爷的大管家,咱们东番能建设的这么好,王爷之下,就你功劳最大……”


    蒋进忠明知这是马屁。


    还是忍不住唇角上扬,微微仰头看天。


    某刻,眼中戒备一闪而逝,瞬间清醒,看左右,堆满狐狸笑的谭渊、俞靖,没好气道:“别说好听的,告诉你们,别想再从我兜里拿一个铜板!”


    他这该死的优越感。


    总是经不起别人夸。


    之前,就经常在这让人浑身轻飘飘的夸赞中。


    稀里糊涂就把钱给了谭渊和俞靖。


    谭渊看了眼俞靖,揽着蒋进忠肩膀的手臂微微用力,“老蒋,我们都知道,你前段时间,和东番十几个村子,给咱们定制了一批新军服,你别装了,你这么做,肯定是想要海陆军兄弟们,回京时,穿着咱们新军崭新军服,彰显咱们海陆新军的威风,都要出发了,是不是该给兄弟们发下来了?”


    俞靖忙笑着保证:“老蒋,我保证,兄弟们航行期间不穿,等到了秦淮河入海口处,兄弟们才能换新军服!”


    蒋进忠笑着看了眼二人,提醒道:“给你们置办新军服的钱,是我好不容易省下来的,你们可别让兄弟们糟蹋了。”


    “一定一定!”


    “明白明白!”


    谭渊、俞靖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


    老蒋真的没话说。


    作为王爷的大管家,本来有限的钱,为了辅佐王爷建设大海军和新式陆军,真是一文钱掰成两瓣花。


    和东番的乡土村社村,合作搞养殖。


    海陆两军几乎三万人,竟然能做到,隔三差五都能吃到猪肉、鸡肉。


    兄弟们平日里虽然不说。


    但都知道,海陆两军能有现在的战斗力,老蒋也功不可没。


    现在又为了兄弟们回朝时,能穿上新军服,一年前就开始筹备,一点点省出钱,给兄弟们置办新军服。


    ……


    诸如此类小事,太多了。


    ……


    朱棣站在帅帐门口,看着三人勾肩搭背离开。


    笑着转头,看向徐辉祖:“闽县都安顿好了吗?”


    辉祖也要回去。


    李渔马上也要生了。


    且此番北征,可是千载难逢,长见识、历练的机会。


    辉祖年龄也够了上战场。


    自家小舅子,肯定要带着回去长长见识,历练一番。


    “准备好了,闽县现在已经步入正轨,刘县丞这几年配合我搞乡土村社,也尽心尽力,让他独掌一方一段时间,将来也好提拔……”


    徐辉祖含笑点头。


    他倒不是培养嫡系。


    刘县丞这几年,尽心尽力配合他搞乡土村社。


    他得了这么大的政绩。


    也应该回报,给人家一个机会。


    单纯的感谢罢了。


    不然,这位年过四十,只考中秀才的县丞,可能一辈子,都要在县丞这个位置,兜兜转转了。


    对方这些年,搞乡土村社也的确掌握了不少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建设经验。


    朝廷将其提拔为县令。


    怎么也比那些刚考中进士,一点实干经验都不懂的读书人强。


    至于往后,对方能走到哪一步,就与他无关。


    他也不会再予以对方帮助。


    更不会与对方有任何瓜葛联系。


    即便对方变质腐败,与他也没有关系。


    朱棣点点头。


    徐家现在的地位,不需要拉帮结派。


    只要自己有能力,就少不了实权。


    辉祖这样安排刘县丞很恰当。


    至于辉祖的能力。


    虽然才智只能算是中上之姿。


    可胜在肯学啊。


    这几年,在闽县搞乡土村社就干的很好。


    再加上身份缘故。


    普通人很难得到的锻炼机会,辉祖却很容易得到。


    就如此番北征。


    敌我双方集结数十万、乃至百万的大战,能参与其中,虽然有些危险,但很涨见识。


    普通人能得到这种机会吗?


    ……


    朱棣拍拍徐辉祖肩膀,“进忠给你准备了一套新军军服,膺绪和增寿帮你收着,你去找他们准备吧。”


    徐辉祖顿时笑了,迫不及待道:“姐夫,那我去试衣服了。”


    他早想要一套新军军服了。


    话音未落,就已经跑着离开。


    ……


    三日后。


    两百艘海军战船,密密麻麻,停靠在风平浪静的海湾内。


    海岸两边站满了百姓。


    嗒嗒嗒……


    整齐的步点声响起。


    百姓循声看去……


    一个个身穿分体式军服,肩扛明黄军衔,头戴飞碟帽的陆军第一镇将士,从陆军大营徒步而来。


    铳剑插在火铳内,将士们走过时,明媚阳光映照在铳剑上,一片雪白森然,随着将士们走动,起起伏伏。


    “嘶!这就是咱们东番陆军第一镇!”


    “快看,全部换装来福铳了!”


    ……


    百姓瞪大眼看着,笑着议论,一副与有荣焉。


    朱棣没给新式的长管身火铳起名字。


    可随着陆军第一镇不断出现在鸡笼屿,百姓见得多了,就给起了个来福铳的名字。


    来福铳的由来也很简单。


    首先,这是他来福建后发明的火铳。


    其次,来福寓意好,这个名字不知被谁最先提出来后,就快速被人们接受。


    最先是百姓这样叫。


    兄弟们听到后,觉得这名字好听。


    久而久之,军中也这样称呼。


    将士们靠近码头后立正停下。


    然后以营为单位,陆陆续续登上海军战船,一艘艘载满将士的战船,有序离开码头,将位置让出来。


    百姓看着这般井然有序,鸦雀无声。


    步军将士登船后。


    一门门铜铸黄橙橙火炮,在龙门架悬吊中,缓缓上船。


    “王爷来了!”


    有人忽然喊了一声,寂静的码头瞬间沸腾。


    众人齐齐转头……


    朱棣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雄英、东旭一群孩子。


    文武三班人呈三队跟在后面。


    “王爷旗开得胜!”


    “恭祝王爷北征,旗开得胜!”


    ……


    百姓的欢呼声响起。


    谭渊等人纷纷向百姓看去。


    然后又看向走在前面的朱棣。


    朱棣冲百姓招了招手,一时间,整个海湾内瞬间沸腾。


    跟随回朝的将领们,带着孩子们,陆陆续续登上装配一百六十门火炮的巨舰后。


    朱棣看向蒋进忠等要留下来的众人。


    蒋进忠从旁边人手中接过盛满酒的碗,举向朱棣,“臣等祝王爷此番北征,扬威天下,旗开得胜!”


    朱棣看看蒋进忠身后众人。


    再看向蒋进忠。


    谁能想到,当初江宁那个爱慕虚荣,搞形式的蒋胖子。


    如今能辅佐他,干出这么大一番事业。


    这些年,蒋胖子操心操力,他和妙云都看在眼里。


    朱棣含笑接过酒碗,“兄弟们今天的荣耀,进忠你功劳很大,本该让你跟着兄弟们一起回去的,可……”


    朱棣还在说。


    蒋进忠已经忍不住,嘴角都快笑的咧到耳根。


    相比回朝锦衣归乡的荣耀。


    他更喜欢被王爷称赞。


    朱棣无奈瞪了眼,这胖子什么都好,就是经不住夸,摇摇头,“别的不多说了,兄弟们肯定不辜负你,这几年,一个铜板掰成好几瓣花的辛劳。”


    话罢,朱棣一饮而尽。


    蒋进忠笑呵呵接过朱棣手中的空碗,‘哈!我在王爷心中的位置奠定了,老夏这个小白莲,再也别想动摇了!’


    朱棣可不知蒋进忠想什么。


    只是看到蒋胖子笑的猥琐,很想踢一脚。


    蒋进忠带头抱拳高呼:“臣恭送王爷!”


    “恭送王爷!”


    “恭送王爷!”


    “恭送王爷!”


    ……


    声音从蒋进忠身后留下来的将领、官员传开,百姓听到后,陆陆续续跟随。


    很快,所有恭送声,汇聚成一股声浪。


    冲破整个海湾。


    朱棣抱拳向左右示意,然后转身登上旗舰。


    踏板缓缓收起。


    朱棣看着人头涌动的海岸,平静吩咐:“俞靖,下令启程!”


    “遵命!”


    俞靖大声领命后。


    呜呜呜……


    很快,号角声响起。


    战船在海湾内调整,让出一条通道,旗舰缓缓启动,从通道中驶出,旗舰后面,一艘艘战船编队汇入。


    壮观景象,看的岸上百姓心潮澎湃。


    “等俺家娃长大,俺就让俺家娃去当海军!”


    “陆军更威风,俺要送俺家娃去当陆军!”


    ……


    砰砰砰……


    就当旗舰驶出海湾时,突然,船舷两侧的一百六十门火炮开始空炮轰鸣。


    火光吞吐间,一百六十门火炮陆陆续续射击,阵阵白烟漂浮。


    砰砰砰……


    旗舰鸣炮后,后面的两百艘战船编队也纷纷开始。


    一时间,整个海湾被炮声笼罩。


    两百艘海军战船,已经全都改装火炮。


    总计火炮将近一千五百门。


    短时间内,陆陆续续鸣炮,整个海湾内,轰鸣作响,同时,战舰完全被白色烟雾笼罩。


    闻着火药燃烧的味道。


    朱棣微微愣怔。


    这不是他安排的。


    但说实话。


    一千五百门大大小小的火炮,同时鸣炮,太震撼了!


    哪怕时十分落后的火炮。


    哪怕他见过真正的‘火力覆盖’,此刻依旧被震撼到了。


    东番海军,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强横的一支海军力量!


    连绵成片的舰队从海湾内驶出,海湾内还笼罩在烟雾中。


    海风吹来,朱棣这才回神,扭头,顿时被气笑。


    这事肯定是俞靖搞出来的。


    可现在,这家伙都一脸呆滞。


    至于谭渊、张武、吕珍、孩子们也是如此。


    朱棣没好气道:“你自己搞出来的,你自己都吓到了?”


    众人这才回神。


    俞靖讪笑,“殿下,海军战船全部改装后,我也是第一次搞这种两百艘战船,同时鸣炮。”


    话音刚落,俞靖舔着脸,笑着请求:“殿下,咱们来一次实弹吧?”


    实弹射击,肯定更加壮观!


    朱棣没好气瞪了眼,“进忠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两瓣花,你做个人吧!北上途中,经过琉球,几处海盗打一打!”


    “遵命!”俞靖大声激动领命。


    他这样的装备。


    北上顺便打击海盗。


    四个字形容:直接横推!


    朱棣丢下众人,进了船舱后。


    众人不再拘着了。


    谭渊、吕珍、张武等人凑到俞靖身边,“老俞,等回到金陵,你再来这么一下!”


    一千五百门火炮,在秦淮河上鸣炮。


    肯定特别壮观!


    俞靖被众人起哄。


    眼中也露出跃跃欲试之色。


    他当然愿意了。


    可就怕吓到朝廷诸公。


    刚才他这个经常听火炮声的海军统制,都被一千五百门火炮陆续鸣炮的壮观吓到了,何况是朝中文武。


    ……


    海湾内。


    烟雾渐渐散去。


    众人看着远处的战船,回神后,瞬间沸腾。


    “太壮观了!”


    “这就是咱们东番海军吗?”


    “有这样一支海军,咱们东番就是这大海中的龙王爷!”


    ……


    蒋进忠听着百姓激动欢呼,唇角露出笑容,小声嘀咕:“王爷这条真龙,终于在一声龙吟中,冲出这海湾了!”


    ……


    两日后。


    朱棣抵达闽县。


    周浪统帅的骑兵标和第一混成协骑兵营,一直在福建训练。


    而且,大军北上,也要在福建采买军需物资。


    此番北上,海陆两军加上随行人员,就将近两万余人。


    每天人吃马嚼,都是天文数字。


    不过等朱棣抵达闵安镇时。


    海商的一百多艘货船已经准备好了。


    辎重物资,沈至通过大燕商行,也早已筹措好。


    福建商贾,载着部分从外面带回来的香料等新鲜玩意儿,带着两支骑兵,以及辎重,和海军舰队在闽江入海口处汇合。


    三百多艘货船,在闽县百姓、福建士绅豪强、官员的注视下。


    浩浩荡荡北上。


    “这也太壮观了!”


    “这么回去,确定不会惊吓到朝中大人物们?”


    ……


    叶茂、沈仁、柳升等福建军政官员站在最前面。


    听着士绅豪强、百姓惊叹议论。


    沈仁感慨道:“王爷刚来福建时,我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短短数年时间,王爷能做成这么大的事情!”


    叶茂余光看了眼沈仁。


    收回视线。


    他又何尝不是。


    “北征之后,陛下南巡福建的消息,沈兄肯定也听闻了吧?”


    沈仁点点头。


    这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只是没有确定罢了。


    叶茂继续道:“殿下此番,这般回朝,即便这个消息是假的,陛下也肯定会南巡福建……”


    王爷这般声势浩大,锦衣还乡。


    陛下就不好奇,福建、东番到底发生了什么?


    肯定好奇!


    所以,他断定,只要王爷回到金陵,哪怕南巡消息是假的,也会变成真的。


    “王爷北上要打一场大战,咱们在福建,也应该打一场战争……”


    他已经决定追随王爷。


    陛下南巡。


    自然要把福建最美好繁荣的一面展现给陛下。


    让陛下,看看王爷治理下的福建!


    除了士绅入股的几个对照村不动外。


    福建乡土村社还能继续完善。


    他至少还有一年时间。


    至于沈仁为首的福建都司府。


    也有很多事情可做。


    比如剿匪!


    福建也有匪患。


    而且还不小。


    只是这几年随着乡土村社建成后,越来越多从匪的人,从山中跑出来。


    大多数都被王爷迁徙到东番安置了。


    可也有部分老匪,习惯了劫掠,喜欢大秤分金,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并不愿放下武器从良。


    对于福建的匪患。


    王爷的构想是,先让福建百姓富裕起来,至少吃饱饭。


    在百姓配合下,再剿匪。


    乡土村社全面建成,现在也是时候了。


    肃清匪患后。


    不光陛下南巡,给王爷长脸,没有匪患,也能加速福建的发展。


    匪患,已经成为制约福建发展的最后一块顽疾。


    只要肃清匪患。


    一年时间,他有信心让福建更上一层楼!


    这需要沈仁为首的福建都司府配合。


    沈仁笑道:“没问题,我们制定一套详细方案,争取在年底之前,彻底肃清匪患,明年,你们可以放心发展福建经济!”


    这个忙,他愿意帮。


    以沈仁、叶茂为首的福建军政达成协议后。


    很快,福建就展开了一场,官民兵相互配合的肃清匪患运动。


    ……


    半月后。


    朱棣从福建,由海路,领兵北上的消息,被福建锦衣卫系统,送回金陵。


    “燕王北上了!”


    “听说,光是船,就三百艘!”


    “咱们秦淮河,能停靠下三百艘战船吗?”


    ……


    金陵百姓顿时议论纷纷。


    于此同时。


    北平秦王朱樉、晋阳晋王朱棡、开封的周王朱橚、武昌的楚王朱桢、青州齐王朱榑、长沙潭王朱梓,在接到朱元璋命令时,纷纷马不停蹄赶往金陵。


    生怕错过观摩朱棣海陆军回朝的机会。


    一时间,整个大明,风起云涌……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各位书友,且听龙吟!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