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七十六章:海陆文武,三班人,共议回朝!

第三百七十六章:海陆文武,三班人,共议回朝!

    徐妙云正在和周世显了解土桥村近些年一些变化。


    忽闻欢呼呐喊声,瞬间愣怔。


    微微撩起帘子,透过瓮城城门,就看到街面两旁的百姓,“世显,怎么这么多人?”


    临近宵禁抵达金陵城。


    是她一路算好的时间。


    就是想尽可能低调。


    若是回来的动静太大,某些人,恐怕更加痛恨四郎。


    毕竟,她只是提前回来养胎,而且也只是四郎的妻子罢了。


    可事情,有些出乎意料。


    百姓不怕耽误宵禁?


    宵禁后,若是没有回弄坊,这可是大罪。


    周世显看着翘首以盼的百姓,笑道:“徐先生,陛下已经下令,今天宵禁推迟一个时辰,特别准许百姓来迎接徐先生!”


    徐妙云惊的微微张嘴。


    父皇这是怎么了?


    对他们一家,好的有点过头了啊!


    “王妃千岁!”


    “王妃千岁千岁!”


    ……


    当马车通过瓮城城门时,欢迎声山呼般响起。


    小祈婳好奇撩起马车车窗帘子,爬在窗口,睁着黑豆豆的大眼睛,看着外面欢呼的百姓。


    “娘亲,好多人,他们都在欢迎我们吗?为什么?”


    徐妙云忙将祈婳抱在怀中,放下帘子,耳闻外面山呼声,低头看着不老实,想去看的小祈婳,低语道:“百姓这是因为感念阿爹,所以欢迎咱们,你要记住,这是你阿爹的荣耀和尊荣,你不能理所应当去承受。”


    幸亏,随着小丫头年龄增加。


    她不停纠正。


    小丫头已经不再说狗腿子了。


    至于眼前的这份荣耀。


    她都受之有愧。


    祈婳、雍鸣就更加没有资格。


    现在他们或许不懂,但要告诉他们,让他们记住,长大后,他们会慢慢明白。


    “俺刚才看到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


    “肯定是祈婳郡主!”


    ……


    前面山呼欢迎声蔓延,后面百姓激动议论。


    临街酒肆。


    半开窗前桌边。


    一双眼睛,阴郁盯着徐妙云的马车,在锦衣卫以及朱棣亲兵护卫下,在百姓欢迎声中缓缓驶过。


    哼!


    微哼声响起,胡惟庸收回视线,捏着酒杯,仰头一饮而尽,“朱四郎一家还真是越来越得宠了,不过是朱四郎的妻女回京,都搞出这么大动静……”


    李善长收回视线,看着神色扭曲狰狞的胡惟庸。


    微微皱眉。


    如今的胡惟庸。


    平日里谦逊低调。


    可他却敏锐察觉,其内心已经十分偏激扭曲了。


    也是。


    失去权力。


    留下的病根一直好不了。


    每天照镜子,看到自己的一张阴阳脸,日积月累,非豁达之人,大概率,都会变成胡惟庸这般。


    李善长关上窗户。


    外面的热闹山呼声总算小了点。


    不那么刺激胡惟庸后。


    语重心长询问:“惟庸,我们是师徒,你能对我说实话,过去一年多,你到底在做什么吗?”


    起先,他也没察觉异常。


    可渐渐发现不对劲儿了。


    胡惟庸竟然开始做生意。


    做生意也就罢了。


    竟然学着土桥村在金陵境内,一系列米铺,搞雇工身股制。


    效仿朱老四?为大明境内,推动雇工身股制,贡献一份力量?


    不!


    他太了解这个学生了。


    表面上或许是效仿朱老四,但肯定在搞什么阴谋。


    只是他看不透罢了。


    现在的胡惟庸,让他越发觉得危险!


    如果胡惟庸不跟他说实话。


    往后,他会慢慢和胡惟庸拉开距离,最终切割。


    他可不想被胡惟庸牵连。


    胡惟庸捏着酒杯的手指微微绷紧,眼底警惕一闪而逝,随即笑道:“恩师,我复起无望,无法品尝权力的滋味,只能借着以前的关系,做点生意,赚点钱罢了……”


    在齐泰、黄子澄回来后。


    吕本离京,他前去送别时,吕本突然提及倒燕联盟。


    他现在已经是倒燕联盟的主要领导之人。


    对于这个联盟,他当然乐意加入。


    只要网罗一大批士绅、商贾、官员,将来他就是不做官,也能左右朝局!


    甚至,等太子登基后,他还能推一个有利于他,有利于他胡家的皇孙登基!


    吕本为什么找他?


    他猜测,除了想报仇。


    恐怕也动了妄念,想让朱允炆将来取代朱雄英!


    这不是没可能。


    只要倒燕联盟网罗足够多的士绅、商贾、官员,完全有这种可能。


    而且,他在淮西武勋中,也有很广泛的人脉。


    徐达、汤和、蓝玉、沐英这些人不会被他拉拢。


    可陆仲亨等开国后,郁郁不得志,感觉朱皇帝给少了的武勋,却可以被拉拢。


    想要建立一个,网罗各色人物的利益团体。


    首先就得有钱!


    经商无疑是来钱最快的方式。


    他毕竟当过宰相,虽然如今门可罗雀,但资源还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他做生意,很简单。


    起初,他没想搞雇工身股制。


    朱四郎提出来的东西,他听到就觉难受。


    更何况自己效仿了。


    直到洪武十五年年节,吕本回朝,听说一个消息:方孝孺、铁铉、盛庸等太子系文官,甚至就连蓝玉都再次劝说太子,适度搞一搞雇工身股制。


    吕本多方打听才得知。


    观摩团未去福建前,方孝孺就向太子建言过。


    回来后,更是屡次三番进言。


    还提出,所谓的皇商式雇工身股制理念。


    他很清楚,太子为何连这种小范围皇商式雇工身股制提议,都不接受的原因。


    无论皇帝多么支持太子。


    即便天下人都议论,太子现在的权力已经相当于半个皇帝。


    可太子终究是太子。


    没有继承皇权,登基称帝前。


    太子需要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


    尤其是士绅、官员、商贾。


    一旦太子支持一些人作为皇商,搞雇工身股制。


    哪怕再表态,无意扩大雇工身股制至全天下。


    都会让官员、士绅、商贾怀疑的。


    现在搞皇商式雇工身股制,不利于太子稳定基本盘。


    贸然而动。


    很多人势必不满,会远离太子。


    显然十分不明智。


    太子保持战略定力,是十分高明的决策。


    但他预判。


    只要太子登基。


    即便没有魄力,在大明全面推行雇工身股制,彻底改造民间商业行为。


    也一定会重新拾起方孝孺提出的,皇商式雇工身股制。


    一来,此举释放一个态度,安抚愚民,同时也不会太刺激士绅、官员。


    二来,皇商式雇工身股制,可以成为太子的钱袋子。


    很多事情,需要钱,也不需要和宰相、六部官员商议,直接让皇商出钱去办。


    他反复衡量琢磨太子对待雇工身股制,可能的态度后。


    最终决定捏着鼻子,也搞雇工身股制。


    为此,他还详细观察了土桥村米铺雇工身股制运行。


    然后联合齐泰、黄子澄,在他们管辖的县府内,收集粮食,办起了现在的胡氏米铺。


    他们已经在筹划,利用这两个县的人力物力,搞纺织、养蚕织丝、刺绣。


    就好像福建海商和福建乡土村社之间的关系。


    还别说。


    真正接触后。


    他才真正体会到,朱四郎乡土村社模式下,集中人力物力,迸发出的骇人威力。


    ……


    他从中获益很大,他控制的商行发展迅速。


    同时,齐泰、黄子澄因为他在商贸上,对其治下乡土村社的支持,乡土村社发展也十分迅猛。


    政绩斐然。


    可以预期。


    将来会有其他搞乡土村社的官员,为了政绩,想和他合作。


    如此,他就可以乘势,把这些官员,拉入倒燕联盟中。


    利用商业,赚取庞大财富,同时网罗形形色色的人。


    将来,太子登基后,若是搞皇商式雇工身股制。


    吕本、皇孙朱允炆疏通,他就趁机做太子的皇商,重新回到权力中枢,借助财富,及倒燕联盟的人脉。


    即便不做左相,他也可以左右朝堂!


    他也可以推一个,自己中意的皇权继承人!


    哪怕朱标和朱四郎不反目成仇。


    他都可以让朱允炆,或者听他话的朱家第三代,和朱四郎一脉反目成仇。


    集中大明地大物博的实力,将朱四郎一脉斩草除根,报仇雪恨!


    朱四郎就是再厉害。


    拿什么,和整个大明抗衡!


    当然,这些不能告诉李善长。


    “恩师,我就是想赚点钱,再无他想。”


    李善长含笑点点头,‘是时候该和胡惟庸切割了!’


    他才不信胡惟庸的鬼话。


    既然瞒着他。


    他连对方想做什么都不知。


    就决不能轻易参与。


    ……


    “妙云丫头现在可真傲!”


    “可不,咱们这么多婶子在这里迎接她,竟然连个面都不露!”


    ……


    乌云琪格翻了翻白眼,看着马车驶过,伸手揪住娜仁托娅耳朵,“回家准备晚饭。”


    这些人泛酸的理由可真多。


    人家妙云小姐不露面,分明就是为了低调。


    可落在这群金陵贵妇、贵女眼中,就成了傲慢。


    若是人家一路和山呼欢迎的百姓打招呼而来。


    这群人,恐怕又要说,‘哎呀,妙云丫头可真招摇!’、‘哎呀……’


    “哎呀,小姐你别揪了,我耳朵都要掉了!”娜仁托娅被动跟着,抓着乌云琪格的手,连连抱怨:“咱们再看会儿嘛,听听巷子里这些嚼舌根也挺有趣的。”


    哼!


    乌云琪格哼了声,揪耳朵的手微微用力,然后松开,警告道:“你少听这些贵妇言论,你要是敢学她们,我打断你的腿!”


    ……


    马车行至洪武门前停下。


    周世显看着站在前面的女子,以及身后一群人,有些紧张转身:“徐先生,有人。”


    徐妙云这才撩起帘子。


    常氏抱着两岁的朱允熥含笑站在洪武门外,身后跟着宫女、太监。


    徐妙云忙吩咐:“世显,你先回去吧。”


    话中,赶忙带着祈婳下马车。


    百姓来迎接也就罢了。


    大嫂都来迎接,这可就有点太隆重了。


    “大嫂。”徐妙云牵着小祈婳走到常氏面前,低头催促好奇打量常氏的小祈婳,“祈婳,这是雄英阿哥的母亲,快叫大伯母。”


    “大伯母!”


    小祈婳甜甜叫声,惹得常氏瞬间喜不胜收。


    把朱允熥交给身边贴身老嬷嬷,微微弯腰,抱起小祈婳,“没想到,几年不见,咱们家祈婳,长得这么漂亮可爱。”


    她这辈子,再也不能生了。


    想要个女儿也没机会了。


    或许是四弟和妙云把雄英当亲子教导抚养吧。


    又或许,这小丫头长得太漂亮可爱了。


    总之,时隔几年再见,打心底里喜欢的紧。


    常氏太热情。


    小祈婳能感受到这种喜爱没掺假,可到底陌生,怯生生看向徐妙云。


    徐妙云没好气含笑瞪了眼。


    这黑心小棉袄,对四郎好得很。


    对其他人也不敢‘作妖’。


    唯独在她面前,无法无天。


    “你在村里时,大伯母还抱过你,你还在大伯母怀中水漫金山,怎么不记得了?”


    小祈婳听闻后,捂脸把头蒙在常氏胸前。


    常氏更是喜欢的紧。


    含笑看向徐妙云,眼中含着感激,“小祈婳继承了你和四弟的所有优点,也不知,雍鸣现在什么样子?”


    她是真感激妙云和四弟。


    舅舅观摩回来后,专门单独找到她,手舞足蹈夸赞四弟和妙云把雄英教导的好。


    舅舅那个人,别看如今变了。


    可打心底里,还很傲。


    能让舅舅手舞足蹈,高兴夸赞。


    可见,现在的雄英真的很优秀。


    “妙云,快点随我入宫吧,父皇母后还在等着。”


    “阿姐。”


    这时,李渔开口,“我先回府了。”


    徐妙云刚准备说话,常氏便笑道:“陛下说了,你回来,也一起入宫,辉祖这些年在闽县做的不错,而且,魏国公府一家人,也都在宫内等着呢。”


    随即,跟随徐妙云回来的亲兵兄弟,被宫内朱元璋派出来的人带走安置。


    徐妙云母女和李渔,则随着常氏入宫。


    ……


    坤宁宫宫院内。


    徐妙云见到了朱元璋、马秀英。


    “拜见父皇母后。”


    “祈婳给皇祖父、皇祖母请安”


    哈哈……


    朱元璋爽朗大笑,迫不及待一把抱起小祈婳,“让皇祖父看看咱宝贝孙女……”


    马秀英站在旁边,看着朱元璋高兴溢于言表,笑笑。


    重八是个传统的男人。


    皇家现在也有两个孙女了。


    一个是王美人生的。


    一个就是祈婳了。


    王美人只是标儿的一个侍选。


    重八对这个孙女并未太多关注。


    可祈婳却是老朱家嫡出的长孙女。


    加之,重八感觉亏欠了老四,又无法弥补,对小祈婳这份喜爱,就格外多了点。


    “大哥。”在马秀英、朱元璋逗弄小祈婳时,徐妙云给朱标请安。


    余光看了眼,站在朱标身边,被朱标牵着手的小男孩。


    不用猜,她都知道,这是太子侧妃之子,皇孙允炆。


    今天这个场合,朱允炆之母都没资格参与。


    太子大哥却把朱允炆带在身边。


    徐妙云眼底担忧一闪而逝。


    这几年,金陵城的消息,他们也有所耳闻。


    比如,大哥十分疼爱朱允炆。


    不过,大哥是个理智的人,喜爱是喜爱,应该不会做糊涂事。


    徐妙云急思转念后,收敛思绪。


    朱标笑着点头,“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吧,快去和徐叔他们打个招呼,你们休息一下,咱们就开饭。”


    ……


    当晚。


    朱允炆回到太子侧妃吕氏宫院。


    吕氏蹲在朱允炆面前,迫不及待打听,“允炆,今天晚上,你皇祖父他们都说了什么……”


    朱允炆到底只三岁多,口齿不清道:“皇祖父……十分喜欢那个朱祈婳,还嗦,还嗦要朱祈婳在宫内住着……”


    “还有呢?还有呢?”


    吕氏急切询问,朱允炆摇头。


    能记住这件事,也是羡慕朱祈婳。


    皇祖父对他都从未如此疼爱。


    尽管没问出更多消息。


    吕氏脸上,依旧不由浮现嫉妒之色。


    父皇对允炆也就那样。


    毕竟父皇也很忙。


    可朱祈婳一个皇孙女罢了。


    回来后,父皇竟然要把朱祈婳留在身边!


    凭什么这么不公平!


    ……


    翌日午朝。


    朝臣们在等朱元璋抵达时,惊讶注意到,朱元璋手牵着一个精致可爱的小丫头出现在龙庭。


    小丫头起先还怯生生,乖巧在一旁站着。


    不过,很显然,朱老四家这个长女,是个古灵精怪好动的。


    很快就不老实起来。


    偷偷玩起了御案上的朱笔、折子……


    又过了一会儿,似乎失去兴趣,直接坐在御案旁,靠着御案睡着了。


    更令人惊掉眼睛的事情发生了。


    皇帝一边听取大伙儿汇报。


    一边起身,轻轻抱起朱老四家小丫头,让小丫头直接睡在龙椅上!


    没规矩!


    朱老四怎么教育闺女的,这么没规矩!


    许多朝臣暗暗腹语。


    很快,他们就见到了更没规矩的事。


    往后一段日子,徐妙云在徐府养胎。


    祈婳被朱元璋、马秀英留在宫里。


    除了去大本堂学习的时间,宫内还算安静外。


    只要小祈婳不去大本堂学习的时候。


    宫内总有个‘小疯子’,不是嘻嘻哈哈,在一群宫女紧张看护下放爆竹。


    就是牵着一只,大本堂皇子皇女们养的羊,在各个嫔妃宫院的花圃中到处霍霍。


    徐妙云听闻小祈婳把皇宫闹得鸡飞狗跳,入宫接人,朱元璋大手一挥,“这是咱允许的。”


    “咱们皇宫内,虽然没有海滩让她玩耍,但可玩的也很多。”


    朱元璋早从祈婳口中,打听到,这群孩子们,除了学习,日常在鸡笼屿都做什么。


    学习、练武、去军营。


    剩下的时间,可以放开了玩。


    去海滩捡贝壳捉鱼。


    跟着明霞、明月去海湾附近山上摘野果。


    ……


    小祈婳在皇宫这些天,学习时就有板有眼认真学,玩耍时,就疯玩。


    可比她那些小叔叔、小姑姑们强多了。


    ……


    自此,朱棣尚未回来。


    小祈婳先倒是出名了。


    ……


    鸡笼屿。


    临近五月。


    朱棣从巴拉望岛返回。


    蒋进忠第一时间向朱棣坦白。


    造船厂。


    朱棣仰头看着高达四丈的战船,满脸震惊。


    上面三层船舱,之前糊弄他,伪装的射击口,已经拆除伪装。


    一门门黑乎乎火炮,从射击口探出来。


    连带甲板。


    一侧船舷就八十门火炮。


    朱棣有些呆滞,‘这个时代,就能造出这种级别的战船?’


    这艘战船肯定没宝船大。


    可宝船那是二三十年后的事情!


    而且,即便是宝船也没有配置这么多门火炮!


    历史上,即便是明朝末年,大明的火炮战船,最多也就配置三四十门火炮。


    或许,西班牙、葡萄牙的顶尖级火炮战船,有配置这么多门火炮。


    可现在整整提前了两百多年!


    他有种不切实际感。


    在他的设想中。


    未来二三十年内。


    现在改装的二十四门火炮战船,不断改进,更适合航海就不错了。


    朱棣转头,看着身后谨小慎微三人,顿时气笑。


    胆大包天,背着他,搞出这么大艘战船。


    现在装什么可怜!


    “别在我面前装模作样!”


    俞靖三人顿时笑了。


    朱棣询问:“确定,这艘战船的建构,能承受一百六十门火炮同时齐射的力量?确定,能航行?”


    俞靖当即震天响拍着胸脯,保证:“王爷,你回来前,我带着兄弟们已经进行海试了,还专门挑选恶劣天气……”


    一艘战船不算火炮都花了八万两。


    这笔钱,足够武装一个陆军镇了。


    这么大一笔钱砸进去,要是造个样子货。


    他就先杀设计这艘船的工匠,然后在自裁。


    沈至笑着解释:“王爷,这艘船综合了咱们海军海上行军作战的经验,同时,这艘船的图纸,也不是凭空想象的……”


    他和俞靖从江浙,绑票绑来的船工中,祖上在宋朝的造船厂当监工。


    后来,又给元朝造船。


    元朝征讨占城、倭国,遭受巨大失败后。


    其祖上就开始根据失败经验,结合原有中原造船技术,设计适合大海作战的战船。


    可惜元朝后来放弃海军投入。


    “王爷,我们使用的造船图纸,就是这名船工祖上留下来的图纸,经过修改……”


    朱棣这才有些信心。


    这艘船是有传承的。


    不是这三个混账,好大喜功,凭空想象出来的。


    有传承,至少一定程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据说,陈祖义的旗舰,就是当初元朝的战船。


    那艘旗舰,比这艘战船都要大。


    “带我去里面看看。”


    随后,朱棣一行人登上战船。


    从甲板的三幅巨大风帆,一直参观到底层船舱。


    底层船舱分为水密舱、压舱、动力舱。


    动力舱引起了朱棣重视。


    三头牛拴在动力舱的巨大转盘。


    就像农村的石磨。


    牛拉着转盘转动。


    “王爷,刚开始,这艘船最初设计,也是按照咱们现有的战船,船尾后面增加了数个旋转撸,无风时,人力驱动,可我们考虑不周,建成时才发现,想驱动这么大一艘战船,至少需要一百个人同时发力,才勉强能驱动旋转撸……”


    而且还不持久。


    最终,他们想到了蓄力。


    只要让牛适应海上风浪,完全可以取代人力。


    而且,三头牛的牵引力,可比一百人大多了。


    朱棣好奇询问:“旋转撸在水下是半旋转,人在船舱内前后摇摆撸就行,可这艘船,牛是转圈,如何实现旋转撸在水下半旋转?”


    俞靖得意笑了,“王爷英明,一下就看到了咱们这艘战船,最核心的发明,重新改装后,这艘战船使用的不是旋转撸,是铁铸的三片扇叶,力量更强,不借助风力,完全蓄力的情况下,别看这艘船大,但速度完全能跟上咱们现在使用的战船!”


    其实,之所以用了两年多才竣工。


    就是被卡在这个问题上。


    使用蓄力。


    让牛转圈可以。


    让牛像人一样,前后摇摆撸就不现实。


    可旋转撸的特征,又决定了,只能在水下半旋转。


    当时可把他和沈至差点愁死。


    如果一艘战船,失去风力,就动弹不得。


    那根本就是个残次品!


    总不能,真的用一百多人,将近两百人,只负责摇撸吧?


    海军远行、商船远行。


    船上的人越少越好,每个人的使用,都要发挥到最大价值。


    ……


    好在最终,那群工匠争气。


    从小雍鸣、小祈婳玩竹蜻蜓受到启发,搞出了这个三叶扇。


    朱棣微微愣怔,张了张嘴,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什么。


    这不就是螺旋桨嘛!


    这的确是个技术性突破。


    但这次的突破,巧合性太多了!


    “牛能适应海上颠簸?”朱棣询问。


    “能能能!”俞靖忙不迭点头,“这两年,我们一直背着王爷,偷偷把牛装在一艘海军战船船舱内饲养,已经培训出十几头能适应海上颠簸的牛。”


    朱棣没好气瞪了眼,“这次你们能成功,有太多巧合了,就说这扇叶桨,可能就卡你们好几年,我准许你们积极创新,但不要太好高骛远,一步步来。”


    他不喜欢一口吃个大胖子。


    小步慢跑,跑的才稳,取得成就才扎实。


    俞靖三人忙点头。


    记住就行。


    不管怎么说,三个混账都立了大功。


    有这类战船。


    他麾下的海军,就能独立行驶到更远地方!


    或许,等控制吕宋后,继续向南,探索澳洲也不是不可能。


    “愣着干什么,带我出海,感受感受这艘战船。”


    “遵命!”


    俞靖咧嘴笑着领命后,转身就往顶层甲板跑去。


    呜呜呜……


    很快,号角声响起。


    长三十三丈的巨型战船,从船坞内驶出,驶入海湾内……


    ……


    随后。


    朱棣一边在鸡笼屿继续训练第一镇、第一混成协。


    同时密切关注着朝廷方面消息。


    海军则在俞靖率领下,积极训练相互配合战术。


    六月份。


    朱棣收到了辽东战起的消息。


    随后,好消息接二连三开始传来。


    九月份。


    鸡笼屿,府中议事厅。


    海陆以及蒋进忠为首的文官,三班人马济济一堂。


    “俞靖,朝廷在辽东大捷的消息不断传来,看样子,王爷此番来,就是决议回朝,你们海军训练的怎么样?行不行啊?”


    “老谭,你就放一百个心!保管把你们第一镇,风风光光送到金陵!”


    “喂喂喂,你们两个能不能考虑一下,我这种无法回去的人!小心以后,一个铜钱也不给你们!”


    哈哈……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