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四十二章:培养日奸,匍匐跪拜!

第三百四十二章:培养日奸,匍匐跪拜!

    朱标笑笑。


    “蓝玉和大哥沐英都是久经战阵的善战之士,或许,他们比不上老四那么优秀,可老话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他对提升太子卫率素质信心很足。


    从今天在御书房,蓝玉、沐英听闻这个消息时,表现的惊讶可知。


    这个距离,一定是一支军队素质巨大的分水岭。


    海防士卒,老四接触时间很短,就能凭借战争中树立起的个人人格魅力。


    以及驾驭人心手段。


    短短时间内,让士族对他言听计从。


    从御书房回到东宫后。


    出于学习探究目的,他让蓝玉、沐英根据信报内容,全面复盘老四守闽县,也弄明,老四如何做到这一点。


    首先,纵横草原凯旋不能忽略。


    军人最信服有能力的将领,这方面,老四毋庸置疑。


    其次,赏罚分明。


    海防兵奉调回防闽县第一天,老四就因军纪问题,砍了一个把总脑袋,海防士卒所有人都明白,在老四麾下,规矩二字何等重要。


    守城期间,又发生了一些其他事情。


    比如,老四把青皮无赖推到最前线,此举,对于那些青皮无赖而言,太残忍,老四眼中,根本就没把这些人当人。


    只是用来消耗的。


    可在海防将士眼中,老四此举,是在乎兄弟们的性命。


    战争中,老四又身先士卒,西门兵力不断支援南北两门时,海盗之子陈寿率领二十几名铁甲士,登上城头。


    老四以一人之力,杀得二十几名铁甲士落荒而逃。


    就连陈寿都差点命丧城头。


    悍勇让士卒敬服。


    ……


    就这样,闽县看似摇摇欲坠,可在老四指挥下,将士们最后竟然奇迹般发现,守住了!


    敬服已经达到了十分高的高度。


    蓝玉甚至扬言,此时,老四答应倭寇出城野战。


    海防将士甚至都没有感到害怕。


    因为经历守城之后,海防将士对老四已经有了盲目信任。


    所以,当老四与将士们一起站在第一线时,站在第一排的火铳手,虽然恐慌,但老四站在那里,予以的勇气,基本还能帮士卒克制恐惧。


    蓝玉最后总结时,感慨:经此战,闽县海防士卒,对燕王已经不是盲目信服,而是狂热!


    这种极具个人特色的带兵方式,用沐英大哥的话说,别人学不来。


    他们虽然做不到老四这种,极具个人特色和人格魅力的带兵方式。


    但勤能补拙。


    太子卫率一年达不到五十步内再射击的精锐程度。


    可以用两年。


    令行禁止,慢慢的,士卒总能养成习惯。


    老四那本兵法操典的本质目的之一,也就在于此。


    将很多需要‘悟’的兵法,条例化,可以直接照搬条例,反复训练。


    呼!


    王美人顿时松了口气,‘等朱四郎带兵再回金陵时,太子卫率肯定也不差!’


    这个小叔子,给人的压力太大了。


    总觉得,他要这么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取代太子爷。


    还是快点出海,离开大明吧。


    想到这里,随即笑道:“太子爷,燕王将来出海,征讨四海,肯定需要港口码头补给,尤其是对付倭寇,如果需要的话,臣妾母国可以提供便利,济州岛就是个不错的地方,臣妾记得,以前元朝水军就曾在这里驻扎……”


    只要朱四郎愿意离开大明。


    不威胁太子爷地位。


    割让母国一点土地,她根本不在乎。


    反正,济州以前也不是高丽的。


    是耽罗国国土。


    只是后来才被他们高丽吞并罢了。


    朱四郎这种人,招惹不起,最好的办法,还是备下一份厚礼,让其离开。


    朱标并不知王美人内心想什么,不由诧异,伸手捏捏王美人脸颊,“孤替老四谢谢你……”


    美人若非完全心向大明,怎么可能提出这种提议。


    ……


    于此同时。


    胡惟庸秘密乘坐李善长的马车,出现在吕府外。


    马车停下。


    李善长拧眉看着胡惟庸,“你怎么突然重视起吕本了?和我说说,你到底想干什么?”


    以前,胡惟庸心高气傲,极其瞧不上,凭太子上位,到处以太子岳父自居的吕本。


    此番,听闻吕本回朝给皇孙朱允炆过满一岁生辰,竟然提出去拜会?


    “恩师,见了吕本后,伱就全都明白了。”


    朱四郎让他落得如此屈辱下场。


    以为,自己不争储夺嫡,离开大明,就能安稳?


    老朱家不乱,他也要让老朱家乱!


    李善长目视胡惟庸唇角、眉眼浮现的渗人冷笑,不由皱眉。


    ……


    谁都不知,这一夜,胡惟庸在吕府和李善长谈了什么。


    锦衣卫只知胡惟庸、李善长作客吕府。


    朱元璋收到消息,也没当回事。


    今晚,这样的消息,太多太多了。


    朱棣福建大捷传回后,整个金陵权贵都在走动议论。


    就连耿瑄听闻消息后,都第一时间溜出府,跑去江宁给春晓送消息,以此留个好印象。


    以至于耿家发觉后,教训耿瑄,闹得鸡飞狗跳。


    ……


    金陵如何。


    朱棣并不知晓。


    梁道明、叶文举交代出一份福建地方豪强名单后,礼送二人离开。


    俞靖折返,又给他带回大量俘虏。


    ……


    总之,忙了数日后。


    才总算消停。


    这一日。


    县府书房。


    朱棣坐在主位,徐辉祖、俞靖、蒋进忠、沈至等人分坐两侧。


    朱棣拿起一份折子,“辉祖,你是闽县地方官,这份述功折,以你的名义报送朝廷,其中,给将士们请功之类,我都帮你写好了,你看看有什么要增补,自己增补……”


    徐辉祖笑着起身接过折子,“姐夫要是待在闽县就好了,我就省心很多……”


    他可不是说客气话。


    说实话。


    主政闽县,还是福建数一数二的富裕大县。


    百姓十万。


    姐夫马上要走了,而他就要以闽县县令身份主政闽县。


    心里突然十分紧张。


    朱棣含笑瞪了眼,“海盗首领们供述的闽县地方豪强名单,已经给你了,怎么处置,你自己决定,有这份名单,再加此番大胜,你这个县令很稳,只要你不胡搞,推行乡土村社,已经没有阻力了。”


    话罢,就不理徐辉祖。


    转向俞靖。


    俞靖顿时挺胸坐直。


    这回,他是真佩服的五体投地。


    对未来建设大海军也更加有信心了。


    没想到,回来提及摒弃水军、水师,更名海军时,殿下直接同意了。


    遇到知音了!


    朱棣知道这家伙这几天,拼命在他面前卖好。


    一个俞靖。


    一个沈至。


    一个回来后,就暗戳戳跑到他身边,提议要搞大海军。


    一个暗戳戳搞大海贸,昨晚,还给他送了一份设想书,恨不得马上就搞。


    朱棣笑着瞪视,“你想更名海军我同意,大海军设想也会搞,但你要记住,路是一步步走的,别好高骛远……”


    大家都是年轻人。


    他最怕这家伙不切实际,好高骛远。


    底子不扎实,搞什么大海军都是花架子。


    “先从此战俘虏的海盗以及你们从鸡笼屿俘虏的,仔细甄别,选出合格的,再从海防招募一百人,从闽县地方招募一些,沈至也会从沈家,帮你招募一些他们沈家以前跑海贸的船员,先把这两百多艘战船开动起来,形成战斗力……”


    ……


    “期间,去鸡笼屿看看,如果陈祖义放弃鸡笼屿,你们就进驻鸡笼屿,逐步探查东番岛上的居住点、部落,尽可能用友好的手段,说服对方和我们交往。”


    “记住,是交往,不是统治!”


    现在还没到统治的地步。


    大家先交朋友。


    形成经济往来。


    随着他不断扩大在东番影响力,岛上各个居住点越来越依赖他时,统治力慢慢就会形成。


    至于征讨使之臣服。


    整个岛上人口,也不知有没有四五万。


    在他眼里,这已经是他开发东番的人力了。


    杀了多可惜。


    开海禁后,还得想办法,偷摸摸从沿海往岛上移民。


    倒不是瞒着老头子。


    只是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


    老头子肯定会睁只眼闭只眼的。


    就好像建安。


    其实好些农村的条件太差了。


    还有少部分百姓,在大明立国后,日子经营的不善,早已沦为完全的佃农。


    这部分百姓,完全可以举家送往东番嘛。


    “等你什么时候收回鸡笼屿,进忠会去鸡笼屿,他管民,你管军。”


    创业之初,一些规矩,他会掰扯的明明白白。


    如果觉彼此无法共事,大家好聚好散。


    军政分离。


    往后,建设海军也一样。


    他麾下,俞靖可以做海军领袖。


    但绝不能像大明水师,完全被巢湖系把持。


    等重心转移到鸡笼屿后,他会在鸡笼屿建设一座海军学堂。


    所有的将士,都得回炉,往后所有的海军下到士卒,上到将领都得来自海军学堂。


    立足大海,海军就是他的根本。


    多么重视都不为过。


    “是!”俞靖起身,郑重领命。


    这些他不在乎。


    只要殿下让他建设大海军,让他领导海军征战四海就行。


    ……


    翌日。


    闽县百姓、士绅听说朱棣要走。


    早早出现在街道两侧等候。


    从府衙门口,一直到东城城门,站满百姓。


    “俺今天要和燕王道歉。”


    “可不,要是燕王出城与倭寇野战,没有阻拦咱们,咱们可能已经被另一伙倭寇洗劫了。”


    “听说燕王和徐家小公爷这回来咱们福建,是搞什么乡土村社,之前俺有些抵触,虽然现在,俺也不明白,乡土村社到底是什么,不过俺支持。”


    ……


    嘈杂议论声中。


    朱棣从府衙走出来。


    站在府衙附近的,都是闽县的士绅豪富,见到朱棣出来后,纷纷跪拜行礼,“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这位王爷刚来闽县,以及守城过程中,大家的确颇有怨言。


    可随着整个战斗结束,大家回想整个过程,不由暗暗擦了把冷汗。


    要不是这位,大伙儿恐怕已经沦为倭寇的刀下鱼肉了。


    其实,人家燕王和徐小公爷,新官上任,察觉倭寇有侵犯闽县势头。


    完全可以找借口,滞留不来闽县的。


    到时,就凭人家的身份。


    板子也落不在身上。


    可这位殿下来了。


    还带领闽县军民,打了场大胜仗!


    甭管对方对大家态度如何。


    这份担当,就值得敬佩。


    出城的一路,千岁声就没有停歇。


    好不容易出城和谭渊汇合后,朱棣勒马,转向徐辉祖夫妻二人,“行了,就送到这里吧。”


    “年前不要忙着推动乡土村社,先熟悉闽县,过年时,早点收拾好,去建安,或者咱们一起出海,去鸡笼屿过年。”


    徐辉祖笑着点头,“姐夫,要不咱们直接定在鸡笼屿吧?”


    他现在都有些迫不及待。


    俞靖忙保证道:“殿下,即便还有海盗占据鸡笼屿,我也保证,年前一定肃清鸡笼屿,另外,再抓紧时间,恢复部分建筑。”


    朱棣看看众人。


    见大家都想去鸡笼屿看看,随即答应:“行,今年咱们去鸡笼屿过年。”


    ……


    直到朱棣一行人消失在视线中。


    夫妻二人才收回视线。


    李渔扭头向后看了眼,很多百姓跟着送出城,笑着感慨:“这一战打赢,姐夫可给你打下了一个好底子。”


    闽县本来就富裕。


    丈夫跟着姐夫,全歼倭寇大胜,闽县上上下下,对丈夫的支持度和好感都前所未有之高。


    就是姐夫自己主政的建安,都没有这么高的民意。


    她甚至怀疑。


    姐夫当时坚持打这一仗,就有给丈夫打出一个好民意基础的目的。


    “咱们可不能让阿姐和姐夫失望。”


    徐辉祖笑着点头,视线再次看向朱棣离开的方向。


    ……


    “燕王殿下……”


    队伍行进中,后面突然传来声音。


    朱棣等人扭头,就见五个倭寇读书人骑马靠近。


    朱棣招了招手,附近亲兵这才放五人靠近。


    五个倭寇读书人抵近后,坐在马背上行礼,朱棣摆了摆手,“边走边说吧。”


    五个倭寇读书人,是审问俘虏时,意外发现的。


    对方穿着儒衫,想不引起他注意都不行。


    留下这五个倭寇,他也是有深意的。


    他对倭国有些特殊想法,当然,能不能成,现在还不清楚。


    管他呢。


    反正就当是一步闲棋。


    即便不成,五个汉话说的很溜,而且还满肚子知识的倭寇,也可以利用起来,帮着推行乡土村社。


    有小心思?


    杀了便是。


    他还会怜悯同情几个倭寇?


    小早川仲业并不知朱棣心思,恭敬道:“燕王殿下,我等在来福建前,听说燕王来福建是推行一个叫乡土村社的政策……”


    跟随神田孝信到了鸡笼屿后,他们听闻此事。


    不过,陈祖义对乡土村社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


    但已经勾起了他们的好奇。


    中原天朝的任何政策,都值得他们倭国研究。


    何况,还是这位最优秀皇子提出来的政策。


    “我等知道的不全,不知殿下能否为我等解惑?”


    朱棣瞥了眼,唇角笑意一闪而逝,“这不是什么秘密,没什么不能说,等到了建安,你们身为俘虏,还得拿起锄头,帮助我建设乡土村社,做不到的,对我没用的,我会直接杀了你们……”


    小早川几人脸色微微泛白。


    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随后朱棣把乡土村社内容阐述给五个倭寇。


    听完后,五个倭寇全都惊呆了。


    朱棣瞥了眼,也不理会,和蒋进忠几人自顾自骑马走在前面。


    许久后。


    大野一郎率先回神,感慨道:“不愧是大明最优秀的皇子,大明也不愧是天朝上国……”


    他们倭国,几百上千年,也基本没有实现类似中原这种高度统一。


    而大明的治国理念,已经出现了更新的变化。


    乡土村社一旦在整个大明建成。


    大明皇权和以往的皇权,本质就不一样了!


    小早川仲业郑重道:“咱们现在虽然是俘虏,但也是学生,去了建安后,一定要掌握乡土村社,然后带回国内,改造咱们的国家!”


    大野一郎四人面面相觑。


    学习自然是没问题。


    可能改造他们的国家吗?


    整个岛上,有一个真正能做主的国家吗?


    而且,怎么改造?


    土地都是大名,以及像他们这种豪强的。


    难道,带着百姓造反?


    ……


    “殿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蒋进忠说着,扭头看了眼后面凑在一起的小早川五人。


    朱棣笑笑,“无妨!”


    他想试着能不能培养几个日奸。


    他不会穷大方。


    ……


    福州城南门三十里外。


    叶茂站在一座凉亭内张望着通往闽县的官道。


    看看左右。


    除了几个心腹,再无一人。


    与几日前,燕王经过福州时,大小官员、士绅豪强站在身后,完全不同。


    此刻,福建同僚们躲得远远的。


    生怕被他牵连。


    士绅豪强们,自顾不暇,惶惶不可终日,据说,都跑去建安,等着燕王折返建安后请罪。


    总之,随着闽县大捷。


    他身边就变得门可罗雀了。


    ……


    嗒嗒嗒……


    阵阵急促马蹄声传来。


    叶茂回神时。


    派出去的心腹已经翻身下马,小跑而来,“大人,王爷已经在前方十里了。”


    “快!快准备!”


    叶茂扭头吩咐一声。


    然后走到官道中央,一咬牙,匍匐跪在路上,静静等着……


    在福建的乡土村社建设不会特别细写,大概三年时间,会用两三章,抓重点描述一下。


    然后就会直接跳到洪武十五年,回金陵,北征灭元这个剧情。


    最后,再厚着脸皮,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